开拓进取寻新路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4:45
阅读:1411
迁安信息港消息
兖素玲是建昌营镇郑庄村的一名农家女。几年来,她潜心研究橡胶加工行业,凭着一股敢闯敢拼、迎难而上的不服输精神,硬是由一个外行人成为了该行业的佼佼者。
兖素玲今年49岁,她和丈夫任志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家里办起了个小型地毯厂,但是效益一般。2000年,看到村里的废旧轮胎生意越来越红火,规模越来越大,她就和丈夫商量,决定也尝试着做轮胎生意。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的挫折与困难不言而喻。轮胎生意专业性很强,于是他们有不会的地方都会虚心地向人请教。她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两年的打拼,他们终于靠勤劳肯干和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招揽了不少固定的客户,并且有了良好的口碑。生意走入正轨后,她又将加工进行细致化、深入化,大胆引进新技术,延伸了产业链条,做起了废旧轮胎深加工,新技术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效益,随着技术的逐步精练,他们的加工厂也不断发展壮大。
在经营过程中,看到一个个旧轮胎从此报废,兖素玲感觉很可惜,如何使废旧轮胎变废为宝呢?于是在出门做生意时,她就格外留意这方面的东西,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了套胎技术。套胎就是将废旧的轮胎经过加工后再利用。她多次外出学习,反复实践,最终掌握了套胎技术。为了保证质量,她亲自负责采购,丈夫负责销售。她坚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血脉。在经营中,她坚持以诚信为本、质量为上,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远近闻名。她还将这一既经济又环保的产业推广开来,将学来的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其他加工户,在她的带动下,现在郑庄村使用套胎技术的加工户就有50多户,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为新民居建设提倡的节能减排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富裕后的兖素玲,更不忘那些有困难的乡亲,在她的厂子内先后解决了10名本村家庭困难的乡亲的就业问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兖素玲表示,今后一定会团结广大妇女姐妹,努力学习增收技术,靠自己的勤劳和胆识将村废旧轮胎生意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的人走上增收路。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