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无奈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4:45
阅读:1362迁安信息港消息
暑假在即,许多家长已经开始琢磨给孩子找一个什么样的补习班了。年龄小的,上个轻松点儿的、跟玩儿有关的艺术班;年龄大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文化课补习班。条件好的,把老师请到家中,给孩子开开小灶;条件差一点儿的,就让孩子随大溜儿上便宜点儿的大班。就这么一个孩子,别人咋着咱咋着。于是,各种各样、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应运而生,而且一律生意红火。
莫非,家长就没别的选择么?比如,把孩子送到乡下,让他们去体会一下乡野的淳朴,感受一下田野风光的美丽,不也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么?不行。因为有人已经把补习班的触角伸到了乡下,不是直接去乡下办班,就是在城里办班,对乡下孩子实行接送。既然乡下的孩子都来城里补课了,城里的孩子去乡下跟谁玩儿?
当然,家长们还有另外的苦衷。人家都在补课,惟独你的孩子不补,你就不怕孩子落后么?尤其是和孩子同班的许多同学都在任课老师的补习班里补了课,到时候你能跟得上进度么?这恐怕是一些家长最最担心的问题了。
退一步讲,即便上面这些问题都不存在,许多家长还是不能不把孩子送到补习班里去。那些没有亲属在乡下的,那些夫妻双方都要上班却没人带孩子的,他们又有什么别的出路?既然孩子没人带,又没有专门的机构或是社会组织来管这些孩子,不要说少年宫了,就是像样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又有几个是对公众和孩子开放的?所以,他们除了把孩子送补习班,几乎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即便孩子只是去补习班里玩儿,毕竟有人看着,总比“自由放养”让人放心些,也省心些。从这个意义上看,各种补习班的出现,其实是一种社会需要。
学校放假了,老师们可以歇歇了,而家长们却只好无奈地把孩子送进补习班,这到底是家长的无奈,还是社会管理的缺失?难道就没有一个好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它,让家长们多些选择、少些无奈么?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