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早字当先市国土资源局提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3:01
阅读:1553 迁安信息港消息
汛期将至,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以顺利通过国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市)”建设验收为契机,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及时部署,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超前谋划,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从2月初开始,该局就聘请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进行了调查,重新确定了全市73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主要危险点7处,预测受灾户数87户,受威胁群众400余人。在此基础上,又对各隐患点,特别是居民区、矿山、旅游区、交通干道、中小学校及重要工程设施等处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依据地质灾害类型、规模、诱发因素、威胁对象及范围等,分别制定了综合治理措施,科学编制了《迁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迁安市2011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同时,该局还结合对全市范围内铁矿采场、排土场、尾矿库等重点防治区域的调查,重新编制了《迁安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加强领导,畅通防灾减灾信息渠道。年初以来,该局两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地灾防治工作,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谋划。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求,该局经过积极组织协调,在市、镇乡、村、企层层建立了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局领导分包乡镇地灾防治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了市、镇乡、村、监测人四级地灾群测群防网络。为更好地做到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妥善处置,该局还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中心,由局班子成员组成指挥部,直接负责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指挥调度,大大提高了地灾防治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该局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和“5·12”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载体,以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乡、村干部群众以及群测群防员为重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开设专栏、刊播公益广告、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编印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简明手册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目前,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900多人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700余份,新设、更换地质灾害警示牌76块,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水平,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综合施治,全面开展汛期防灾减灾工作。该局一是与40家存有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企业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奖惩,增强了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二是在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简易监测仪器,为各国土资源所配置了电脑、宽带网络、对讲机系统等通讯设备,开通了19个镇乡的地质灾害信息网络,为地灾防治工作相关指令下达、灾情上报提供了快捷的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三是防患于未然。一方面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对红峪口村、楼子峪村、范家沟村等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挡坝、导流渠加固除险;另一方面,结合全市“百矿披绿”工作,督导存有地灾隐患的矿山企业,按照规划设计,对采场危岩进行了爆破消除,对尾矿库边坡、排土场等进行了阶梯式处理和加固,起到了减灾避灾的作用;四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百日行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非法采矿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五是联合市气象局、迁安电视台等部门,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在遇有大量降雨天气时,该局指挥中心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报警信息,并可利用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网短信平台及时将预报结果通知地灾防治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六是强化汛期值班和巡查工作。5月初开始,该局向地灾隐患村群众公布了地灾防治值班电话,并严格实行地质灾害日报和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从局领导班子到各国土所所长、地质灾害联络员、隐患点责任人、监测人,全天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通信畅通。同时,由局领导带队,分三组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定期、不定期巡查,现已累计出动巡查车辆50余次,行程3000多公里,督导治理隐患点6处。在此基础上,该局还将密切监测汛期雨情灾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防范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