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学以致用 富民一方———记迁安市农广校2003级优秀学员孟庆芝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2:49

阅读:1411

    迁安信息港消息   
 
    孟庆芝,沙河驿镇二店子村人,市农广校2003级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优秀学员,曾任村党支部书记。

    说起孟庆芝,在沙河驿镇十里八村的人没有不认识的。这不光是因为她是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也不因为她是全镇惟一女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缘故,人们认识她、接受她、肯定她,是因为她那种带领群众克服种种困难的奋斗精神;不谋私利、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推广科技的实事求是精神。2002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孟庆芝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二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的孟庆芝没有喜悦,而是感到了责任的重大。面对需要重新建设的基层党组织、群众渴望富裕和对她信任的目光,从未有过的压力感使她陷入深深的思考。

    孟庆芝清楚地意识到:开展工作单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大量的知识,而知识的缺乏恰恰是自己做好工作的最大障碍。本村村民历来有种植蔬菜和畜牧养殖的习惯,由于不注重品种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种养出来的菜和畜产品科技含量低,销路不畅、效益低,影响了群众的收入。她明白要改变全村的落后面貌,必须首先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而这一切必须从自己做起,给群众带好头、作出表率。为此,她主动报名参加迁安市农广校的学习。从那时侯起,孟庆芝的工作安排中又多了一项学习。如果不是亲眼见过,对于一位四十多岁的家庭主妇,管理着六、七百人,日常琐事盈门的女农村党支部书记来说,学习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孟庆芝就是这种人,越是有困难、越是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越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得更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像我一样伴随着共和国一起长大的这代人,还惧怕什么困难吗?”为了正确处理好工作、家庭、学习三者的关系,孟庆芝干脆把家务全部交给丈夫料理,她把全部时间都集中在工作和学习上。为了不耽误工作,除了每次上课外,她把学习时间全部集中在晚上,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后,独自一人坐在灯下看书,常常是一看就是一个通宵。在学习上,孟庆芝可真没少下功夫,每次上课都认认真真作笔记、认真理解老师的讲解。老师发现一学期下来,提问题最多的就是孟庆芝。平时她总是把自学中遇到的难题积累下来,留到下次上课向老师求教。为了解决年龄大记忆力差问题,她总是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写在小纸条上,利用工作的间歇去背诵、去记忆。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庆芝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踏踏实实地完成了自己所学的课程,门门课程都是优。

    学到了知识,孟庆芝觉得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她开始自觉运用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孟庆芝根据《农村社会学》中的知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村民自治、矛盾纠纷排解机制,主持制定了村规民约。如今的二店子村民风淳朴、社会稳定、邻里和睦,成为全镇的文明村、先进村。难怪二店子村民这样评价她:孟庆芝做工作有理有据、讲方法、有韧劲,群众信服!

    随着知识的丰富,孟庆芝也在心中勾画着美好的蓝图: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群众扫清增收路上的障碍。

    村民王建立投亲靠友筹借资金搞起了养殖,饲养蛋鸡2000多只。一心想靠养鸡增收,但根本没考虑到养鸡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项目,幼鸡经常闹病,成鸡产蛋量又低。孟庆芝了解情况后,与市农广校老师联系,邀请老师上门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最终帮助王建立解决了难题,如今王建立靠养鸡过上了小康生活。村民田成富一家五口人,日子过的十分拮据。孟庆芝帮助他承包了村里的3亩菜地,指导他引种了优良品种,一年下来纯收入1万多元。田成富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成了村里有名的富裕户。孟庆芝还运用自己的知识改良了全村的蔬菜种植、更新了品种,增加了效益。如今二店子村已经发展成为全镇有名的蔬菜种植村、全镇优质蔬菜基地。

    几年来,孟庆芝就是凭无所畏惧的闯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引领村民依靠科技、依托政府的富民政策走上了增收之路。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