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科技局:以“四大工程”助推农业科技创新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2:48
阅读:1334 迁安信息港消息
近年来,迁安市科技局立足自身职能,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四大工程”,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一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高效化。该局按照我市“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确定的加快发展观光农业、精品农业、规模农业的思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0年,我市安排千亩现代农业设施园区建设、现代休闲农业模式开发等本级农业科技项目17项,项目资金320万元,同时还组织实施了“燕山山区安梨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燕山采矿迹地绿色产业生态重建技术开发与示范”、“农作物富硒技术引进与示范”等6个省市项目,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燕山采矿迹地绿色产业生态重建技术开发与示范”是省科技厅下达我市的一个重大研究项目,该局依托河北联合大学等院校,在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生态重建示范区1500余亩,在排土场、尾矿库上种植沙棘、火炬、油松等750多万株,为我市采矿区的植被修复和生态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农作物富硒技术引进与示范”是唐山市科技局支持实施的项目。去年,该局在玉米、大豆、谷子、西瓜等多种农作物上进行了富硒试验,有9种富硒农产品经国家食品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符合国家富硒农产品相关标准。在赵店子镇、杨各庄镇、扣庄乡等地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500多亩,该局会同市农牧局等有关部门一起研究编制了唐山市地方标准———谷子富硒栽培技术规程,已通过唐山市技术监督部门的审定。
二是实施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工程,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园区化。2010年,该局重点支持了隆兴农业科技园、瑞阳生态大观园、上庄乡设施农业园区、杨各庄镇设施农业园区等园区建设,对园区内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隆兴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了唐山市设施农业产业研发中心,引进卡伊罗番茄、日本一号草莓、紫水晶菜花等果菜新品种,摸索了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模式。市瑞阳农产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唐山市采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开发中心,采用综合技术进行矿山治理。平整矿山废弃地300余亩,栽植了核桃、大枣等经济树种,建设6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温室,建成了年加工2000吨杂粮加工厂一座、3000吨精炼油加工厂一座,将建成我市最大的现代农业精品龙头企业。同时,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该公司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将在农产品加工、设备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春良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总规模达到1140亩,建成了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了3400户从事设施农业的生产,年产各类瓜果蔬菜300万公斤,实现效益300万元。
三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去年,该局在徐流口村、山叶口村两个省级试点和唐庄子村、白羊峪村、寺后村三个唐山市级试点村实施科技项目5项,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15个,为这些村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白羊峪村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10个,栽植有机葡萄、紫色甘薯、彩色花生、鲜食玉米等20多个品种,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农业科技示范场”项目。山叶口村正积极与大学联系,研究制订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农业产业布局及合作化经营规划,促进该村全面协调发展。
四是深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服务“三农”能力。该局加强了市、镇乡、村三级科技传播机构的管理,对各镇乡农村科技传播中心站及村级科技服务站进行了设备维护和程序更新,完善了村级科技特派员管理与考核机制,继续实施了“千户科技示范工程”,安排23.5万元引进花生、玉米等新品种2.75万公斤、优质肥料15吨,通过1000户农民示范户在全市进行了示范推广,同时建立了100亩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区和高产示范田,示范推广35个农作物高产新品种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去年9月份,该局组织召开由各镇乡主抓副职及传播站站长参加的现场观摩会,使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我市农作物优种率达到85%以上。该局还以“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为契机,以农作物高产栽培、设施果菜栽培、精致果品生产等为重点进行了技术培训,解决农民生产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0多场次,累计培训人数3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