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残疾人之福———迁安市残联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2:48
阅读:1868 迁安信息港消息
据统计,迁安有5万名残疾人。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身体的残疾限制了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境遇怎样?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一次探访。
残疾人各得其福
2010年11月20日,家住夏官营镇梁庞庄村的贫困残疾人梁立新喜迁新居,跨入新房大门的那一刻,他百感交集,连声说:“还是共产党好,还是这个社会好啊!”
其实,与梁立新前后喜迁新居的还有99位残疾人,他只是1%。2010年,市残联为实现残疾人“居者有其屋”,人讲优秀,事争一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跑省进京,连续四年争取“中残联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落户迁安,获取专项资金35万元,市财政匹配资金65万元,对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改造。此项惠及残疾人的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10年为民办20件实事之一 。
2010年的7月,因白内障失明多年的蔡园镇小店村的王艳章惊喜地看到了阳光。其实他只是当年300名重见光明的其中一人。2010年,市残联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大力实施康复服务,结合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积极开展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与卫生部门联合开展白内障患者筛查,确定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手术单位。工程实施后,完成手术300例,为患者减轻负担90万元。在这一年里,市残联结合唐山市“帮4000人站起来”活动,为截肢患者争取假肢67条,占唐山市总量的36%,为残疾人减轻经济负担27万元,这两项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10年为民办20件实事之一。还是在这一年,市残联以让更多的残疾人康复为目标,为10名贫困重症精神残患者提供免费住院3个月1个疗程救助,为80名精神残患者提供居家托养,为10名听力残患者免费配助听器,为1名聋儿植入人工电子耳蜗。
2010年,在我市针对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还发生了这些事件:全年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86.18万元,按比例分散和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862名,培训残疾人300名。全市5万名残疾人免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残疾人经济负担100万元;126名重度残疾人免费加入城镇医疗保险,减轻残疾人经济负担4.41万元;500名农村重度残疾人免费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减轻残疾人经济负担5万元;对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两节”慰问和临时救济,共655户11.55万元;为5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10万元生产救助金。作为2009年中央第四批扩大内需项目的迁安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中心改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工程是在市委老干部局旧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占地面积7.8亩,改建面积1579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40万元,市政府配套资金160万元。从此迁安的5万名残疾人有了自己温暖的家。以上无不体现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四大班子亲切关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努力。
上级残联来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们,各地前来考察参观的客人们时常会发生这样的赞叹,“迁安的残疾人真是有福啊”。
探索残疾人得福之缘
2010年5月17日,市委副书记、市残联名誉主席李维林在新闻媒体发表题为《以人为本、普惠民生努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署名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各级各单位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促进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真正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残疾人获得更多的实惠,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这段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市党政领导对残疾人事业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为进一步缩小残疾人基本需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惠及残疾人的政策接连出台,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拨付、市残联的申请,市领导总是优先考虑,一路绿灯。
迁安市残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先争优统领全局,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了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项目跑办”,这个名词多数用在经济工作中,在残疾人工作中同样也有项目跑办,同样需要跑部进厅,甚至还要付出更多的千言万语和千辛万苦。中国残联每年都有一个“中残联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市残联理事长李文学和他的左膀右臂们盯准了这一项目,他们要为迁安的残疾人谋求更多的利益。初步跑办的结果却是“这一项目旨在针对贫困县,迁安是全省首强,根本没有纳入视线。”李文学他们没有灰心,一次次地跑省进京陈述自己的理由:迁安虽然是全省首强,但发展并不均衡,确实有一批农村贫困残疾人需要救助;正因为迁安是全省首强,才更有能力落实当地政府的匹配资金,更能确保这一项目更好更快地惠及残疾人。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办公室、会场的走廊、宾馆门前,都是他们向上级领导汇报、申请的地方。李文学说起过这样一件小事,隆冬时节的晚上8:00多钟,为争取中残联危房改造惠残项目,需拜会上级残联一位领导,就在这位领导家住的小区门前等那位领导。由于坐在车里视线不好,怕错过那位领导,李文学只好站在寒风中等候,只有冻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到车上取取暖。终于等到了那位领导,听了李文学的来意,对方说,“真没想到这么大冷的天儿你会在这里等,看得出你们迁安对残疾人事业的热心。”就这样,迁安第四次成为了这一项目落户的地方之一。跑办“中残联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需要这样,跑办“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项目、“帮四千人站起来”工程、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工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们常说,“干事业需要一股劲”,可干好残疾人事业却不只需要一股劲儿,因为残疾人事业不仅是哪一级党委、政府的事,也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和单位的事,虽然人们都关注残疾人事业,但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这就需要市残联一班人做出努力。他们怀着“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愁”的强烈责任感,不停地上下左右穿针引线。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市534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全部配备了专职委员。70名残疾人的法律公证、律师辩护、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代理、法律咨询得到特别救助。认真进行了第二代残疾人证颁发工作;做好残疾人调查摸底,调查、登统残疾人和疑似残疾人,为制定“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提供了依据。
2010年,是残疾人事业付出艰辛努力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这年,我市成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河北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市残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领导班子”、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等称号。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