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史明星精神之八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2:29

阅读:1347


   迁安信息港消息
  
    史明星走了,他倾注毕生心血给石梯子沟村不仅留下了千万元集体积累,更留下了泽被后世的精神财富。

    富民安村的理想。石梯子沟村是个穷地方,史明星是个苦孩子,老支书青龙县借粮的一幕在他幼小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让老少爷们儿活得有尊严”是他的最高理想。为了这一追求,他毅然辞掉了“工分儿加补贴”的教师工作;绝然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弃官从商的机会;有效规避了集体资产流失的种种风险;倾心培育了思想好、有头脑、愿受累的“接班人”……在史明星看来,上述这些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的”。事实上,从古到今,群众利益与个人的私欲这组矛盾始终拷问着每个干部的灵魂。“当村官要当清廉官勤政官热心官做人民公仆,做村民要做致富民遵纪民参政民当好集体主人”。这副由史明星编写挂在村委会楼前的对联,既是他写给自己的为官准则,更是他服务群众的心灵独白。

    永无止境的探索。纵观石梯沟村发展史,各个时期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勇于探索的印记非常明显。1984年千里“围山转”果园建成后,考虑到培植果品大户,村里于1991年通过招投标把果园分包给了7户经营,合同期限为10年。期间,有的户由于面积过大,造成了管理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果园发展。合同期满后,村里于2001年组织了第二次承包。这次承包将全部果园划成了56个小段,分包到56户。这样,果树面积最多的户也只有20亩。2010年,村里成立了林果旅游合作社。为了有利于规划和开发,村里又以股份制形式把全部果园收为集体统一管理。三次变化,符合实际,顺应民意,效果明显。对于村采石场,始终坚持集体经营。他们考虑采石场既是全村的经济支柱,又直接影响各户的运输业和石灰石加工业,如果走承包之路,全村向往的共同富裕就失去了平台。几十年过去了,场长换了三任,但采石场始终没有承包。诸如此类带有鲜明石梯沟元素的创新还很多,发展党员四次投票法、村民代表票评村企及聘用人员工资、农机股份制,等等。实践证明,哪里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创新,那里就会彰显生机和活力。

    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装样子作秀,从而立到花甲,无论大势村情发生多少变化,史明星心中追求理想的脚步从未停歇。和他同年代干的村支书“转正”、比他年轻的后生支书暴富等等,对他心中的信念丝毫没有影响,他所有的就是一步一个脚窝,踏踏实实使民富、保民安、为民乐,年轻力壮时如此,年近花甲亦如此。正是靠这种毅力,石梯沟村才有了千万元的集体积累,才有了6000余万元的村民储蓄,才有了30年不出经济、治安、刑事案件的安定局面。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桂文在很多场合都动情地说:“老支书带领我们打下的牢固基石坚不可摧,石梯子沟的大旗不会倒。”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史明星走了,留给后人的不应该仅仅是思念。踏着明星足迹,把心掏给百姓,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才是我们学习史明星精神所应该达到的境界。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