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血缘———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田立国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2:17

阅读:1518

迁安信息港通讯员消息
   
 
获奖者:田立国,42岁,市血站采血车司机兼化验员

获奖事迹:他是市血站采血车上一名普通司机兼化验员,为了带头宣传无偿献血,他坚持8年不间断献血,献血总量7800毫升。他经常被无偿献血者浓浓的爱心包围着、感动着,能够结识这些有爱心的人是一种缘分,他把这种缘分称之为“血缘”。

 2003年3月我到血站工作,我市开展街头采血业务后,我有幸成为流动采血车上的一名司机。刚开始,我负责开两辆流动采血车,每天早上七点前将采血车开到市文化广场安置好,然后开着第二辆采血车到镇乡集市采血,下午一点多钟回来,有时午饭要等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吃。吃完午饭后,还要把文化广场的采血车开回血站。那时候,对这辆陌生的采血车,围观的人多,献血的人少,有时一天只有三四个人上车献血,可谓门庭冷落。出来一整天,只采三四个血,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心里很不舒服。为了增加采血量,我舍不得收车,就想着再等一会儿,也许还有人会来呢。遇到血液紧张时,夏天有时晚上也要采血,最晚的时候到家已经十一点了。

在采血车上工作,献血者最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们都献血吗?献多少?”为了带头宣传无偿献血,让自己的工作更有说服力,2003年8月17日,我第一次献了400毫升鲜血,而且一坚持就是8年。

虽然我是一名司机,但由于采血工作的需要,我还担负起献血前的初筛工作,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好,我不断向专业人员学习、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初筛化验的操作技能。同时,我还通过钻研,对仪器设备出现的简单故障都能自己排除。大家都说我是“一专多能”。

随着血站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的提高,渐渐地我认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医务工作者、农民、大学生和军人走在了献血者队伍的最前列。害怕打针的女孩伸出了胳膊;打工的夫妇因为有了第一次愉快的献血经历而成了固定无偿献血者;大雪天,血库的AB型血告急,很多人得到消息都赶来献血……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胜枚举。如今街头献血已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无偿献血者的想法很朴素———“病人需要”、“我奉献所以我快乐”。他们的爱心,也让我忘却了舟车劳顿,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也下定决心,用最好的技术去为他们服务。就这样,我们相互交流着、感动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病人的康复。后来的日子,我有了很多的朋友:扣庄乡任庄村村民任永文每有喜讯都会向我诉说,燕钢的刘建立先生为我们的工作献计献策,彭店子乡杨家坡村村民杨文峰有时间就会来到采血车上帮我们宣传,还有稀有血型的无偿献血者组成的特殊小分队……

我庆幸,我是一名快乐的采血车司机兼化验员,用我的爱心和技术守护着这片温馨的精神家园。当另一个生命体中流着自己的血液,当自己的细胞在另一个体内存活,托起了他生的希望的时候,我想这就是一种缘分,让我们都献出一份热血,用血来注释这种“缘”——— “血缘”。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