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河北迁安人性化治超暖人心 事故量明显下降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0:25

阅读:1537

    迁安信息港通讯员消息
    12月6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河北唐山迁安市汤新庄村村民王桂民便早早起来了。他从橱柜里找出前一天定制好的锦旗,小心翼翼地包好,顶着湿冷的秋雨骑上摩托车出了家门。

  王桂民今天要去的是市郊的公路执法案件处理中心,他要把一面锦旗亲自送到那里。

  前天的一个夜晚,王桂民的运输车因为超载出现故障,他停下车钻进了车子底部,躺在湿冷的路面上检查,手有些发抖。这时,一张厚厚的毯子递到了他的身下为他垫身,非常温暖,王桂民定睛一看,原来是巡逻的治超执法队员。

  王桂民有些懵,赶忙从车下钻了出来,刚站好,一杯热水就端到了他的面前。“师傅,天气冷,您先喝杯热水吧。这是工具箱,你看有没有可以用得上的器械。”执法人员撑起了伞,为王桂民挡雨。看到已经淋湿的王桂民,执法队员李欣春又拿出药箱,找了几包感冒药递给他……

  一切出乎王桂民的意料,执法人员没有蛮横地质询自己,没有严肃的按章办事,他们最先做的竟然是给予自己帮助。

  “通过这件事情我对治超执法人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他们的行为让我不得不钦佩。”回想起那晚的情形,王桂民难掩欣喜。今天,他就是要把“文明执法树新风”的锦旗送到案件处理中心,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发现,在迁安市的公路执法案件处理中心里,锦旗俨然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迁安正在用人性化消融治超工作中“治与被治”之间的坚冰,推动着治超工作一步步走出了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的孤立境地。

  理念――换位思考,护路为主

  迁安以铁精粉闻名国内,素有“铁迁安”之称,南来北往的运输车辆川流不息,治超任务艰巨。

  迁安又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一级经济开发区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治超覆盖面广。

  然而,记者在迁安市运输车辆密集的几条主要道路,如省道252线、102国道等线路上发现,来往车辆的蒙盖整齐,加栏板车辆很少见到,整洁的路面少有坑槽和裂缝,秋雨中与两旁的绿化植物相得益彰。

  “现在许多大车司机都愿意跑迁安这条线,就是因为大伙知道这里的治超执法人员处理事情公道热情,总能站在司机的角度想问题,让人心服口服,你说俺们司机咋能不配合人家执法,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呢?”干了12年道路运输的天津司机赵国庆,谈起迁安市的执法人员,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人性化治超措施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公路执法案件处理中心主任蔡建国颇有感触,在他看来,“换位思考是人性化治超中首先需要具备的意识。”

  据了解,正是秉持着这种换位思考的理念,“冷、横、硬”的执法态度在迁安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在许多车主业户们的眼里,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执法人员会根据情况为外地车辆优先办理手续;会不厌其烦地聆听车主的苦衷并寻求解决方法;会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尽量做到“就低不就高”的罚款……

  “人性化治超并不意味着放松执法,而是以护路为主要理念,在执法中多些人情味,打破一些不必要的藩篱。”迁安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海表示,人性化治超不是法治的弱化,而是治超的一种形式,都是为了规范运输,避免桥梁“折腰”,道路“破相”。

  设备――便利为民,以人为本

  12月7日上午10时许,记者跟随执法大队的流动治超车出勤,在102国道一处路段上,一辆东北牌照的货车疑似超载,站在一旁的司机霍师傅非常着急:“这车材料都是按标准装的,绝对不会超载的,厂子那边还等着急用呢,如果再拉到检测点检测,时间恐怕来不及了。”

  天空下着绵绵小雨,流动治超车刚一停下,检测人员就径直跳下车,取出检测设备,赶到大车旁熟练操作起来。“外地司机不容易,我们不能耽误人家太长时间。”几名连雨衣都没顾上穿的检测员告诉笔者。

  这时,检测员刘振华一路小跑到霍师傅跟前,耐心地解释道:“司机师傅,这个很快的,我们也是例行公事,希望您理解。外面雨大,要不您先到我们的车里避避雨吧。”

  刚刚还火气十足的霍师傅立刻收起了气愤的情绪,连声道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热情的治超执法人员,俺这心里暖和和的。”霍师傅转过身去,悄悄冲笔者笑着说道。

过了十五分钟,一张详细的检测表便送到了霍师傅手里,执法人员立即放行。“居然不用去专门的检测点检测,真是方便啊。”霍师傅看着眼前这个先进的大家伙,手里拿着一张合格的检测单,一脸好奇和欣喜。

  据了解,这辆流动治超车是迁安市于2009年花费53万元重金购入的,是唐山市的首辆流动治超车。说起购买这台车的目的,蔡建国望了一眼流动治超车,笑着回答:“其实很简单,就是考虑到可以为车主业户们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他们的奔波之苦。”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在迁安市的治超业务室、检测站和流动业务车里,有四样东西必须要保证随时存在,用一线员工的话说,就是“两箱一毯一桶”,即医药箱、工具箱、便民毯和开水桶。

  “可别小看这四样家伙什儿,全是综合考虑运输市场实际情况配备的,在关键时候都能派上大用场。”公路执法一大队书记董晓海告诉记者,医药箱里治疗急病的常备药物一应俱全,近几年解救了不少司机的生命;工具箱里配备了常用的维修器材,执法人员巡逻时发现故障车辆可以为车主及时提供帮助。

  “便民毯是我们员工自己起的名字,其实就是一块毛毯,我们执勤的时候如果遇见修车的司机,就会把这个毯子借给他们垫在身子下面,毕竟只身躺着或趴在地上修车肯定不舒服啊。” 公路执法案件处理中心工会主席王桂花拿出一块便民毯,向记者展示它独到的用处,眼神里充满关怀。

  责任――规范执法,转变形象

  “敬礼――出示执法证――详细解读对应条文――回答车主提问”。这是迁安市对一线治超执法人员工作流程的基本要求。

  “治超执法,刚刚把违法车辆拦下的那一刻,是矛盾最大的一瞬间。”蔡建国拿出一张工作图表,上面清晰地标明了规范的治超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蔡建国还在空白处题注了一些处理问题的心得,“这个时候化解矛盾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司机相信你作为一个执法人员是公信、公正、公平的,你对他们是尊重的。”蔡建国一脸坚定。

  “车主业户们超载超限了,你要跟人家说清楚,要拿出具体的条文规定,不仅要让他们信服,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超限超载对人对己的危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我们的责任。”蔡建国表示,人性化治超首先要做到规范执法,要把人性化的东西融入合法的行为之内。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车主业户办理手续的不间断,近几年,迁安市治超执法人员实行了24小时轮流值班制,确保车主业户需要办理手续时,可以随到随办。

  “我跑长途比较多,以前手续办理只能在白天的工作日里,有时赶巧夜里出了事,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我还得自己解决食宿问题。想不到现在什么时候来都能办,确实是方便多了。”刚办理完手续的司机刘亮,对案件处理中心的这一变化异常惊喜。

  “我们累点,车主业户们方便了,这就值得。毕竟穿了这身制服,就应该扛起这份责任。” 谈起人性化治超,公路执法案件处理中心刘淑敏认为责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尽管她患有甲状腺肿大,家里又有瘫痪在床的公公,上小学的女儿,但数年来,刘淑敏始终把对车主业户的责任心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喊过一声苦。

  如今,迁安市路面养护费大大减少,事故明显下降,合法运输车流量增加,群众尝到了甜头,治超执法队员的形象从“拦路虎”变成了“朋友、知音”。现在,更多的人开始惊喜地发现,迁安治超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情味越来越浓了。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广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