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农广校认真搞好农民科技培训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0:11
阅读:1704
近年来,市农广校始终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方针,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开拓创新,务实奋进,为“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积极开展“一村两员”教育培训工程,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该校在19个镇乡全面启动实施了农村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协助员培训工程,组织镇乡机关尚未达到大专学历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畜牧兽医人员参加大专网络教育;对534个行政村的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协助员进行中专学历教育。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达到大、中专学历水平,使之成为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科技骨干。2008年、2009年分别招生562人和671人,农村两员培训工作经验受到了河北省农广校的高度赞誉。
深化联合办学,培养实用人才。该校抓住市场机遇,因需办学,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发展联合办学。一是加强浙江大学迁安学习中心建设,二是继续抓好与河北省电大联办的开放教育专业,三是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联合开展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大专教育,四是建立东北农业大学迁安网络学习中心,五是进一步巩固与11所镇乡成教学校的中专联合办学,加强宏观管理。
不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开展第一产业高技能全民免费培训。该校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着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即第一产业高技能免费培训。开设了沼气工、蛋鸡饲养、设施果菜等8个专业;为保证培训工作高效有序,该校健全了市、镇(乡)、村三级体系,为参加一产学习的群众每人每天发放5元的误工补贴,全年共计发放76685元。开展系列特色培训。为更好地满足农民多方面的培训需求,该校组织教师深入重点村走访调研,同时结合各村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及广大农民对科技、致富项目、经营管理方面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培训,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好评。今年,通过向中央、省、市阳光办申请,将我市一产免费培训的有关专业列入阳光工程培训,该校在五重安乡黄金寨村和小崔庄村举办了林果专业培训班,已培训134人。开展农村党员塑型教育培训。按照“突出党员需求,分类因需施教”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45岁以下有培训需求的农村党员全部培训一遍。为全市22个党委各培训1名专业党建工作者,着重开展“三日一网”培训,培训专业党建工作者576人。认真组织开展农口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聘请师资,授课考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共培训448人。
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农民技术体系建设,深入实施“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目前,在全市广大农村以大喇叭为载体的“致富早班车”站点已达到12个镇乡118个试点村,每天收听群众达20多万人次。今年10月份,迁安“致富早班车”工作经验在中央农广校召开的全国农广校广播电视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交流,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曾一春称赞:“迁安大喇叭工作做得很好。”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