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微躯未敢辞——记赵店子镇纪委副书记郭明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20:03
阅读:1867迁安信息港通讯员消息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迁安市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中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顾伤痛,始终坚守在工作最前线,在我市城中村改造拆迁这场硬仗中,成为当之无愧的先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全部内涵。他就是洼庄拆迁工作组成员,赵店子镇纪委副书记郭明。
郭明今年36岁,多年基层工作的锤炼,使这个年轻人迅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被市里抽调参加洼庄拆迁改造工作后,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从5月8日入驻洼庄村以后,他和同志们每天都是6:00准时进村,晚上最晚工作到23:00,广播宣传政策,逐人逐户讲解,研讨拆迁方案,指导施工现场。对于疑难问题,耐心解答;对于过激言语,含笑隐忍;对于无理要求,巧妙回绝,以精诚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舍身忘我的工作精神夯实和谐拆迁、阳光拆迁的工作成效。
郭明是个孝子。从前每到周末,他都要带着妻子和儿子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10余年来风雨不误。但是从洼庄拆迁工作开始到结束,他一次也没有回家,刚做完胆囊炎手术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追问郭明的母亲:老儿子哪去了?咋儿总也不来呀?是不是有啥事儿瞒着我啊?家人的不断责问让郭明万分愧疚,但是他的答复只能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等拆迁工作结束,一定会回来!直到端午节父母终于坐不住了,执意要来到城里来看他,郭明才在晚上回家的时候见到了父母一面,而第二天一早又奔赴了拆迁的现场。
拆迁工作开始不久,郭明有一次在测量地基加深工作中,腰部不慎扭伤。当时就疼得他满头大汗,在场的同志劝他赶紧去医院。但满脑子都是拆迁工作的郭明却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仍然坚持到晚上和大家一起下班。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10点多。妻子含着眼泪一边给他敷药一边劝他好好休息几天,去医院好好看看。他却说:“年轻人,扭腰崴脚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现在拆迁这么紧张,大家都在没日没夜地干,我怎么能这个节骨眼上看病去?”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强忍伤痛,准时出现在洼庄拆迁工作现场,虽然疼痛钻心,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和大家一起忙碌,更没有向任何人说起受伤的事。就这样一直坚持了近一个月,在扫尾攻坚的最后几天里,他的整条左腿已经痛得不听使唤,只能够一瘸一拐地慢走,即使这样也会疼得满头大汗。拆迁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崔学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几次劝他去医院就诊,都被他婉言拒绝。在拆迁组领导的带领下,在郭明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到6月21日,洼庄村387户院落全部拆清,全村325户安置补偿款全部发放到位,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洼庄村的城改拆迁工作圆满结束。
拆迁工作结束后,郭明的伤情更加恶化,腰部以下完全不能动,这次家人不由分说,带他到北京检查。经过12名专家整整12天的研究讨论,他的伤病才得以确诊,本来就是简单的扭伤,但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疗养再加上每天超负荷的工作,从腰部到脚踝都感染了严重的腱鞘炎,已经转化成难以治愈的慢性病。虽然目前已经出院,但是仍需每月去北京复诊一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常生活。而这次入院治疗,也花费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医生责备说:“你这病就是耽误的,都这样了,你咋不早来治疗啊?”郭明面对医生的质问无言以对,他默默地在笔记本上写了这样几句话:铁骨沉疴事已迟,男儿何恨到头知。只因大计关千载,抱病微躯未敢辞。
是的,只因大计关千载,这一切,值!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