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朱庄子村砸核桃走上致富增收路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19:59
阅读:1643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消息
市京东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野鸡坨镇朱庄子村,于2007年9月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165户。近几年,通过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的齐心努力,专业合作社的运作逐渐步入正轨,小核桃为农民带来了高收益。2007年朱庄子村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一村一品”先进村,专业合作社多次被唐山市农合联评选为优秀会员单位。
朱庄子村砸核桃的事业起始于1993年,经过近20年的摸索,朱庄子村砸核桃增收的队伍不断扩大,砸核桃的产业一天天兴隆起来,逐步实行了全新的“买全国、卖全国”的策略,在甘肃、山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建立了稳固的核桃种植基地,与北京、天津、长春、牡丹江、沈阳、哈尔滨、佳木斯等地的干果商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该村加工的优质核桃仁远销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成为华北地区远近闻名的核桃加工专业村。
由于是分散经营,村民们各行其是,高成本、低效益的小农意识做法,严重阻碍了村域经济发展。如何将核桃仁加工事业更好地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尽享其中的好处,成为村两委的头等大事。在大超市,精美包装的核桃仁可以卖到30多元1斤,可是朱庄子村质量相当或更好的核桃仁却卖不上价钱去,主要原因就是包装处理简单,没有自己的品牌。好核桃仁也卖不上价钱去,更无从谈起市场竞争力了。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在市农合联的政策引导、广泛宣传和大力帮助下,该社吸纳了165户加入合作社,每户入股1万元,股金拥有165万元。该社理事会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充分尊重社员意愿,围绕社员需要,依靠社员力量,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依照合作社章程制定利润返还标准,对专业合作社实施统分结合,民主管理,开放办社的新型经营机制。一是在管理上实行:“统一选购、统一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外销”,低耗高效的“四统一”的现代管理模式,使购核桃、砸核桃、剥壳、装箱、包装、销售等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生产链条;二是在经营上发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优势,走科学发展之路,全力打造自己的核桃仁品牌,2008年1月注册了“全一”牌核桃仁,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商标;三是严格履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办社原则,充分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开发创造力;四是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搞好调研,开阔视野,实现新品种与大市场的衔接,把销路延伸到省外乃至全国大市场,最大限度地增加核桃仁的附加值。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事业,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京东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又在该村投资100多万元,占地10亩,建设了高标准核桃加工厂,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工,该厂建成后,不仅可容纳该社社员,还可以带动周边村民600人从事核桃加工行业,既促进了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又安置了大量闲散劳动力,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共赢。核桃加工业务不仅带动了本地核桃的加工与种植,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核桃加工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该社的成立与规范,构建了“市场+专业社+农户”,“市场、信息、资源共享”的联结模式,做到“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不断延伸核桃加工产业链条,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目前,专业合作社年可加工核桃1200多万公斤,产值近亿元,实现为农增收1000万元。“全一”牌核桃仁走向了全国市场,并成为了响当当的品牌。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