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83岁老人情系皮影65载 愿皮影传承下去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3:56
阅读:1666皮影戏《滦水奇缘》在“2005年中国唐山国际皮影展演”中一炮打响后,迁安市“夕阳红”皮影团开始斐声唐山大地。说起那段辉煌,皮影团的创建者、83岁的叶建国仍难掩骄傲。
-“非专业”仍难解皮影情缘
叶建国老人和皮影已有65载的情缘,但他却不是专业搞皮影的。
叶建国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抗战时期,年仅16岁的他就参加了革命。那时,他挤时间到军区皮影队抄写反映抗日斗争的影卷,解放战争中他还自编了《打锦州》影卷。
上世纪70年代初,叶建国购影箱、跑设备,拉赞助备齐了“棚围杆杖”,在家乡成立了一个皮影班。
1980年,离休的叶建国邀请乐亭、青龙、宽城等域外皮影社团到迁安演出,促进了迁安皮影艺术的发展。
2002年,在皮影艺术陷入低谷时,年逾古稀的叶建国毅然牵头出资组建起“迁安市夕阳红皮影剧团”。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特别邀请“夕阳红”皮影团赴京参加录制歌颂皮影艺人抗日时期勇杀日寇的节目。
-传承皮影艺术成最大心愿
近两年,一些老艺人由于身体原因退出舞台,夕阳红皮影剧团陷入困境。叶建国与他人联手组建迁安市皮影艺术协会。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他出资购买了字幕机、投影仪、音响设备,同时招募精兵强将充实演艺队伍,并投资数万元将原来的影人一律更新成一尺八寸高的大影人,使夕阳红皮影剧团不论在设备上还是演唱水平上都达到唐山市一流水平。
叶建国老人的举动感动了乡邻。东峡口村农泉山庄的庞瑞军经理主动提出把自己的饭店作为皮影协会的活动基地,并腾出专门房屋供皮影协会无偿使用。皮影协会成立那天,叶建国道出了自己的愿望:培养新人,让皮影艺术不断传承下去。
注:
迁安皮影——历史上迁安在唐山皮影流传区域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东接卢龙抚宁,南邻昌滦乐,西联丰玉尊,北近热河辽西。在唐山皮影流传区域中处与枢纽地位,历史上的东西两路皮影在此交汇,东路影重在唱功,讲“曼声感人”,西路重操纵,以“快马轻刀”见长。由于各地艺人在此交流融汇,迁安地界皮影取彼此之长,自成一路。并不在东西两路之列,人物毫不逊于任何一地,唱功出了黄腔创始人李秀(今属青龙县)“影圣”历景阳,操纵则出了“真箭杆王”赵紫阳,雕刻出了被中央美院院长靳之林誉为“一代宗师”的王珍。另外迁安大影,曾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最古老的皮影流派之一,是中国皮影祖宗级的珍贵遗存。只可惜已经失传,近年已鲜有人知。这不仅是迁安的损失,更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历史上的迁安皮影就是这么辉辉煌煌于长城内外,生生息息于滦河两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