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水润桑田百业兴——迁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巡礼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1:46

阅读:2207


    迁安信息港消息:迁安市地处燕山山脉南麓,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万亩。辖19个镇乡,总人口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五分之四。

    有人说,一部迁安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史;而一部农业史,又是一部农田水利建设史。的确如此,从滦河生态防洪工程到杨山饮水安全深井,从三里河综合治理到河北省首钢迁钢水资源循环利用,迁安儿女以其智慧和汗水,塑造了无数个农建工程,投资大、标准高、机制佳,且效果好。众多工程滋润大地、遍采五谷,促兴百业、福泽万民,助推着依铁而起、依钢而兴的河北“首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农建同新农村建设、同改善生态环境、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紧密结合,构筑起了人水和谐的新家园。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迁安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0.20亿元,其中中央、省、市投资2302万元,本市财政投资5263万元,乡村群众自筹3489万元,工矿企业投资2.4亿元,市政府融资(贷款)6.7亿元。投工38.8万个,完成工程量3324.2万立方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硕果累累。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民心

    迁安市站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谋求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高和科学发展的高度,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市政府为民所办20件实事之一,投资7993万元,要求有关部门因地制宜、把握重点,超前谋划、协调联动,把实事办实、办好、办到位。在具体把握上,迁安市把着眼点放在了以下三个层面上,一是着眼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科学布局,合理开源,净输结合,水源保证,供水到户,计量收费,建管并重”的方针,合理规划,优化设计,在沙河驿镇、彭店子乡和木厂口镇松护新村等地建设高标准联村供水工程3处;二是着眼于一般饮水不安全村,在迁安市19个镇乡165个村完成新打水源井219眼,上潜水泵249套,安装变频器242台,铺设各型输水管道140.56万米,安装水表6万余块;三是着眼于特殊缺水村,在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祖祖辈辈连想都不敢想吃自来水的10余个村千方百计破难题,闯难关,阎家店乡杨山村2008年被列入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经过聘请专家精心勘测,反复论证,新打一眼150米岩石深井成功出水,2009年春天顺利实施了自来水工程,全村百姓欢欣鼓舞。

    事实上,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意义远非解决了群众吃水难,更重要的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把广大农村彻底告别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可能,水冲厕所、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等现代新农村元素飞入寻常百姓家。省委书记张云川、原省长胡春华等在迁安考察新农村建设时,高度评价了迁安以沼气池、卫生厕所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六个一”模式。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谱新篇

    迁安市继滦河生态防洪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2008年又实施了滦河生态防洪续建工程,包括新建右岸防洪大堤11.1公里、2号橡胶坝及过水涵洞1处、河道整治及西里铺行洪区安全建设、黄台湖续建等四项工程,总投资6.7亿元,完成工程量2255.9万立方米。续建工程不仅提高了滦河河道行洪能力,而且新增保护面积1.1万亩,增加水面4500亩。2009年5月工程建成蓄水后,沿河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优美的风光不仅吸引了众多休闲度假的人群,而且唤回了多年不见的野生鱼鸟。同时,将滦河水成功引入三里河,使投资6.5亿元兴建的三里河生态走廊景观彰显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迁安市还着眼于群众利益,重点加强了白羊河等16条境内河道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水土保持工作结硕果

    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迁安市全面加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930万元,新建集雨水窖906个,蓄水容积3.9万立方米;共完成护岸坝1340米,谷坊坝169道,栽植水保林640公顷,经济林480公顷,封育治理2880公顷,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同时,市政府站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高度,高度重视水土保持恢复治理,全面实施了“百矿披绿”工程,135家矿山企业交纳恢复治理保证金9310万元,削坡、砌护、复土等动土石方956万立方米;栽植杨树、火炬树、沙棘等绿化苗木1.75亿株,绿化面积1.1万亩,完成总投资1.4亿元。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节水型社会建设创佳绩

    2008年被省水利厅确定为第二批河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迁安市严格按照省水利厅和唐山市政府批复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年投入节水资金9726万元,初步建立了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低耗水高产出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体系,以计量设施安装和污水处理回用为重点的工程与技术体系,以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为主的监督规范体系等四大体系。在农业节水上,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和IC卡计量设施,全年共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19万亩,其中:管灌工程万余亩,微灌工程1100亩,安装农业机井IC卡计量设施160套。在工业节水上,大力推广废污水循环利用技术,逐步实现废污水零排放,2009年共安装工业IC卡远程监控取水计量系统557套,钢铁企业建污水处理厂5处。在生活节水上,城市和农村同步推进一户一表和梯次水价,全年实现节水5246万立方米,其中:工业节水3400万立方米,农业节水1440万立方米,生活节水206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达到7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56立方米/万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迁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得益于政策的制定和不断完善,《“122”富民工程扶持奖励办法》、《2008年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扶持补助办法》等为农建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得益于高标准修订、编制的农建专项规划,《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迁安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等都明确了工程重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规程;还得益于强有力的立体式、全方位宣传,为领导重视农建、有关部门配合农建、全民参与农建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曾经辉煌留青史,更有豪情向未来。随着迁安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面对未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跨越。市水务局将乘市委四届八次全会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文章做大、做深、做出特色,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再立新功!

    背景链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竞赛先进县(市、区)的决定(节选)

    2008年冬季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和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决策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省政府决定对200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突出的22个县(市、区)予以表彰,授予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先进县(市、区)称号。其中,平山县、抚宁县、迁安市、固安县、易县、吴桥县、巨鹿县和涉县8个县(市)获一等奖;正定县、平泉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赤城县、阳原县、唐山市丰润区、霸州市、望都县、容城县、黄骅市、景县、饶阳县、威县和成安县14个县(市、区)获二等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县(市、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向先进县(市、区)学习,锐意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

    为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竞赛活动。

    ●“海河杯”竞赛指导思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竞赛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建设与管护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民主自愿,注重实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