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三重境界”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0:59
阅读:1762迁安信息港消息:我们教师教学需要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第二境界———授人以渔,第三境界———悟其渔识。
“授人以鱼”是教学的第一境界,即教师教学首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形成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力培养以知识为载体,知识和能力不是割裂的。“授人以渔”则是教学的第二境界,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授人以渔。“授人以鱼”,是给学生一杯水。“授人以渔”,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找水,这样学生就有喝不完的水。“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一段话,他十分形象地指出了“鱼”“渔”“渔识”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才智是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见识,则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方向、方法及方式作引领。“渔识”主要靠“悟”而不靠“授”。既有自发的悟,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悟,学生自发的悟,可能要多花时间,多走弯路。我们在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时,要有意识地分阶段引导学生悟。这就是教学的第三境界———“悟其渔识”。下面我们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教学的这三重境界。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第一境界就是直接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第二境界是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第三境界是在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将来遇到新问题可采取的方法:“转化”,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识。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是教师从给学生水,到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最终使学生形成寻找水资源的见识,创造出新的找水方法。这三重境界是教学的必经过程,是教学的三个阶段,不能厚此薄彼,三者是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三重境界有机结合起来。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迁安市迁控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2025年10月毛石、石砟公开...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