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 推动迁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0:54
阅读:1648迁安信息港消息: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迁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迁安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精神动力和人文支撑。她如一面旗帜,凝聚着新时期迁安的灵魂,代表着新时期迁安的形象,彰显着新时期迁安的个性,体现着新时期迁安人民的风貌。有了凝炼的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就有了奋勇争先的不竭动力。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还记得5·12那场让人震惊的灾难吗?汶川大地震后,在救灾队伍中,迁安人的身影格外清晰,格外引人注目:有石岩庄村尚利有等6名村民志愿者,有上屋村村民兰绍军,有迁安市赴川援建人员,还有放弃个人小家、自己筹钱作路费的徐流营村党支部书记白玉东及15名农民志愿者……
那一刻,无论在地震灾区,还是在迁安市区、农村,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所有的迁安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诠释着“博爱、互助、质朴、拼搏”的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
“博爱、互助、质朴、拼搏”———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经过多年不断积淀而形成的精神品格,从抗日精神到抗震精神;从抗日英雄杨十三到人民公仆杨秀峰;从联旺公司等16名民营企业家向湖南灾区捐款1000万元到爱心人士任子风多年救助省内外40多名贫困学生;从农民自发到汶川抢险救灾到民警蔡新宇舍身拦歹徒;从九江、燕钢的投产到首钢迁钢公司的崛起,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正汇聚成一缕缕温暖的春日阳光,荡漾在每个机关,每个厂矿,每个社区,每个农村……
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每个迁安公民责无旁贷!
要有博爱的精神。博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是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我国古代的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爱无差等”、“远施周遍”。博爱,是普照的阳光,是遍洒的春雨,能让人间充满温暖。博爱,又是一种宽容。她用理解、尊重、关心来对待别人、看待万物,她体现了人道主义的人文精神。博爱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有博爱之心作为共同的道德信念,就能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
要有互助的情怀。“互助” 即“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的实质是爱心。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关注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德史上,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道德要求的儒家道德规范体系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所谓“仁”,就是指爱人之心、仁者爱人。作为道德规范的“仁”,就是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在迁安,古代有三位养蚕姑娘帮助刘秀躲避王莽追杀,如今任子风在自己经济困难时,仍不忘资助省内外40多名贫困学生;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迁安人民,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最快的速度,以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从政府到企业,从干部到群众,“有钱捐钱,有物捐物”。迁安市的联旺、九江、鑫达、燕钢、荣信、隆宇、弘业、银山铁矿等8家企业捐款捐物价值800万元;市鸿舟商厦继董事长徐汉有带头捐款200万元后,商厦的干部职工和商户又开展了向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蔡园镇的民营企业主、共产党员张付,向汶川灾区捐赠了10万元之后,为了进一步支援灾区,向党组织交纳了5万元的特殊党费;迁安镇石岩庄村村民尚利有等6人驾驶一辆吊车,自备所需食品,奔赴灾情较重的北川县;杨各庄镇徐流营村党支部书记白玉东把家里仅有的2万元存款全部取出来作路费,与其他十五名农民踏上了奔赴灾区的征途……这些感人的事迹,无不体现了我们迁安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有质朴的气质。“质朴”,即“热爱人民、平等待人、关怀别人、容人敦厚”。这发扬了传统文化“仁义、兼爱、宽容、厚道”的精神。迁安人朴实,当年有冀东抗日英雄杨十三,人民公仆杨秀峰;现今有重病仍不忘关心、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人士任子风。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迁安人民迅速掀起了捐款物、献爱心的热潮,更有多名豪情儿女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灾一线,与灾区人民共克时艰。
要有拼搏的勇气。拼搏主要体现在迁安人民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不屈不挠、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快发展、创造未来的精神。先民们就是传承了这种精神,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战争的血腥与惨烈,不畏艰险、拓荒围垦,靠自己的双手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近年来,英雄的迁安人民在中共迁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传承了这种精神,开创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2005年迁安市已连续三年名列河北省县级30强之首,迁安市还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列第43位;在2006年,迁安市出口创汇额突破了3亿美元,居全省各县(市)之首,迁安市还被评为了“国家级卫生城市”;在2007年,迁安市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迁安市的滦河生态防洪风景区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8年,迁安市已连续4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的荣誉称号,迁安市还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评比中居第25位;2009年,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评比中跃居第24位等等。拼搏是迁安永恒的时代精神,英雄的迁安人民必将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继续在中共迁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大胆创新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
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的时代意义。
从迁安市优秀的传统文化、悠久的人文知识和新时期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第一、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提升迁安市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城市,是现代化的标志,城市经济是现代化的基石,城市的人文精神是现代化的生命之河。城市的发展史表明,没有人文精神的城市如同没有灵魂,也没有辉煌的未来,只有人文精神丰富的城市才是具有无穷魅力的城市。因此,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人文精神十分重要。当前,只有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才能全面提升迁安市的城市竞争力,才能实现不断推动迁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早日把迁安市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
第二、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促进迁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迁安,这座年轻的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迁安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一部分人的思想也因此深受影响。历史表明,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是互相影响的。经济暂时滞后并不可怕,怕的是精神的缺失。因此,要实现迁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除了采取经济、行政等措施外,必须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
第三、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可以有效提升迁安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人民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已进入了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阶段。一座没有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灵魂没有前途的,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仅包括这个地区的产业布局、环境承载、规模结构以及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社会各项事业等硬性指标,还包含了作为整合力量和价值观念在内的人文精神,一个地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这个地区的品牌,将最终决定这个地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与物质资源相比,文化资源具有永不枯竭的特征,且历史越悠久越珍贵,使用资源的人越多越有价值;文化资源还具有共享性,随着信息化和高科技的不断兴起,共享范围与领域将无限扩大,文化资源将不断得到开发与增值。因此,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决定迁安能否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迁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第四、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迁安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迁安市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增大、民生问题凸显等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迁安市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的弘扬,必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凝聚作用,有利于调节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从而大力促进迁安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大力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是迁安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重要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是有精神支撑、有精神滋养的家园,是充满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家园,将凝炼的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诠释清,宣传好,弘扬开,可以有效提升市民素质,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光大迁安形象,提升迁安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可以强化迁安市人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增强迁安的亲和力、感召力,坚定“保增长,促调整”的信心,为早日把迁安市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力量源泉,从而激发迁安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极大热情。
综上所述,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英雄的迁安人民必将在中共迁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光荣的历史文化传统,弘扬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迁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早日把迁安市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伟业!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迁安市迁控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2025年10月毛石、石砟公开...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