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村实际 规划建设新农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浅见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0:50
阅读:1489迁安信息港消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新农村规划建设,要在解决农民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使新农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迁安市农村实际,简要谈一下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立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生态环境是影响新农村规划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规划设计时要结合《迁安市环境功能区划》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尽可能在不破坏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发掘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有利因素,立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
二、立足传承历史文脉,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传承历史文脉是科学规划的重要内容。新农村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新农村规划有机地融入到所在镇乡的大环境中,特别是在白羊峪、爪村等具有相应资源和优势的村庄,一定要力求在旧村落改造中注意保护原来风貌,保留原有的城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依据历史原貌适当修建修复一些标志性的传统古典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旧村落的历史文脉,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新农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三、立足舒适安居需要,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新农村规划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新农村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村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乡村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村民小组、家族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村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村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村民小组、家族内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栋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规划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乡村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庭院。庭院的设置使村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区域内的景观,又使村民有安全感。
四、立足居住环境安全,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
村民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村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村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村庄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新农村规划的安全性。在住宅区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村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规划区和村民小组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规划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控制规划区和村民小组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居住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村民小组和人群车流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五、立足营造完善的社会服务环境,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新农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乡村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的出入口附近,使村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农村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新农村规划中车辆停放,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特别是在一些以运输业为主的乡村,可以规划运输车辆集中停放场。以往村民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就近、就便放置,没有统一集结地,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在村庄住宅规划中,根据居住规模设置垃圾存放点,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委托专人清运和处理,不要让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内的小路,避免造成污染的扩散。再者,村民家畜各家应规划饲养场所,要集中管理,不得自由放养,以免粪便影响卫生。
六、立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注意各种线路的完善。
新农村规划线路主要指水、电、通信线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各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给水,规划时乡村应设置总闸阀,各小区设置支闸阀,各户分闸阀。二是排污,各户应设化粪池,乡村视地形地势情况设置污水处理装置,避免造成污染。随着《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逐步实施,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心村应考虑设置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三是供电,规划时要注重乡村经济发展需要,选用配电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容量、服务半径和导线截面。四是电信和电视线路要注重扩容,确保随时接通。
总之,新农村规划建设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在广大农民拥护的基础上得到稳步的推进。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迁安市迁控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2025年10月毛石、石砟公开...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