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选派“1+2”人才组合开展工作情况的调查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0:29
阅读:2144迁安信息港消息: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地处迁安市最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老区村。全村共有247户,902口人,有党员31名,两委干部4名。村内有耕地面积356亩,山场面积12000亩,林地面积8700亩,森林覆盖率达72.5%,果园面积680亩。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生生不息的白羊河水穿村而过,鲜见的大理石长城雄踞白羊关上。2007年,为切实推进革命老区实现科学发展,在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的倡导下,唐山市在革命老区村探索实施了“1+2”人才组合工程,为革命老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玄巍巍,原任大崔庄镇党政办主任,他响应市委号召,被选派到白羊峪村担任第一书记;宋玉印,新疆大学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被选派到该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孙国伟,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被选派到该村担任医疗志愿者。两年多来,在白羊峪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牢记组织重托,不负百姓厚望,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领导优势、知识优势、经验优势、理念优势、人脉优势,进一步加强老区村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党员群众,默默奉献、扎实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老区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谱写了白羊峪村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集思广益 精心谋划
勾画白羊峪村宏伟蓝图
2007年8月,玄巍巍被选派到白羊峪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入村工作后,他从班子建设入手,加强党员干部管理。他广泛与村干部、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座谈,认真调查听取意见,逐步与干部党员融在一起,团结协作,开展工作。2008年,宋玉印和孙国伟也先后来到白羊峪村,形成了“1+2”人才组合。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优势,本着服务老区,发展老区的理念,认真开展工作。首先,他们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先后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及迁安市“122”富民工程政策,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有了深刻的认识,工作上有了统一的步伐。其次,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按照镇党委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全党学习,深入分析现状、广泛征询意见、推进科学发展。活动中征询意见和建议35条,撰写了白羊峪村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调研报告,先后与农家餐、游船户签订了责任书,落实卫生保洁机制等,白羊峪村科学发展工作得到逐步实施。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白羊峪村的实际,玄巍巍提出了建设旅游名村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整合旅游资源,丰富内涵,在北京地区找坐标,努力把白羊峪村打造成以长城文化为魂,集农业旅游观光、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京东知名景区”的奋斗目标,依托旅游景区开发,突出抓好民俗农家招待,引导农民从传统种植向旅游服务、特色种养、旅游产品加工转型,带动土特产经销、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形成农家餐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对白羊峪村的科学发展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规划完成后,把规划交给群众,认真听取并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把规划作为白羊峪村开发建设的总纲严格落实。村党支部书记龚洁民发自内心地说:“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思想、有知识,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白羊峪人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脚踏实地 扎实工作
引领村民走向富裕
在工作中,这个年轻的人才组合,脚踏实地,当好“三员”,一是当好调研员。在民居改造、督察院恢复、南岭25户居民搬迁等重大问题上,一户一户走访,听取村民意见,搞好调研,为最终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二是当好政策宣传员。在科普、信息技术等方面发挥知识优势,宋玉印自费买了空间,建立了白羊峪旅游网站,创办了《白羊峪简报》,在宣传政策、技术信息和健康知识普及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三是当好村务工作管理员,管理村务,倾听群众呼声,征求村民代表意见。
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搞好“122”富民工程。他们在认真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订了切合实际的“122”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和细化了2008—2010年发展规划,适时成立了“122”富民工程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以户带村,富户强村的发展思路。该村依托旅游业,大力实施镇党委提出的“十百千”工程,突出抓好民俗农家招待,重点延伸农家餐产业链条,引导农民从玉米等传统种植转向旅游服务特色种养转型,扶持村民从事豆制品、甘薯粉、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加工,柴鸡、野兔、蚂蚱、蝎子等养殖和多彩花生、特色甘薯等种植业发展,形成农家餐产业链,同时带动土特产经销、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2至3年时间把白羊峪建成高标准旅游专业村,力争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000元。
把“122”富民工程与旅游区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圆满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村内主路拓宽2700延长米的路基工作,拓宽至8米,路面待市确定具体计划再实施;开发东沟山场资源,修筑东沟水泥路1800延长米,路宽4米。完成白羊河综合治理工程2700延长米,砌筑白羊河拦水坝景观工程4处。二是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通过示范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投资500万元,占地200亩,建成日光温室大棚5个、冷棚5个,生态餐厅1500平方米,栽植有机葡萄、紫色甘薯、彩色花生、鲜食玉米等20多个品种。三是为推进旅游区良性发展,促进旅游服务业和谐发展,依托旅游业,组织农家餐、游船等旅游行业人员50人,成立白羊峪旅游协会,规范旅游业管理,规范民俗农家招待,把其作为一种品牌来经营,协调工商、卫生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农家餐工作人员全部办理了健康证。通过他们两年多的努力工作,“122”富民工程项目建设效果显著。到目前,全村从事农家餐接待的52户,其中有20多户常年接待不断,带动了蔬菜等原料运输批发户23户,摆摊卖时令水果、冰棍、冷饮33户,从事卖土特产、照相、出租登山用品17户,从事游船17户,出租车6辆,畜禽养殖7户,从事旅游产业户数达到155户。旅游业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2007年先后被评为唐山市十大魅力景区之一,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一村一品”专业村,被迁安市评为全民创业先进村。
扎实推进民居建设改造工程。针对白羊峪村民居建设档次低、配套设施不健全、一些家庭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的实际,按照规划确定了保护区、恢复区和控制区,对观音阁以南25户民居保护区,在征求专家意见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民居外观以青白色为主色调。对城堡内55户列入恢复区的民居本着“不能与景区形成反差、重在改造、与都察院风格相协调”的思路,全部以青砖青瓦、木制门窗为主。到目前,白羊峪村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25户民居的外部装饰,建设标志性广场一处,铺设石板路2000延长米,新建吊炕40铺,沼气池11个,卫生厕所60个,全村86%以上的户实现“三个一”,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重修都察院。都察院是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是白羊峪重要的历史古迹,建于明万历年间。史志有专门记载,都察院设左右都御使、副都御使和佥都御使,下设13道监察御史,负责具体监察工作。为此他们聘请北京园林建设研究院完成了都察院的规划设计,总投资650万元,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都察院完成投资460多万元,主体工程完成80%,计划2010年5月10日前投入使用。届时,都察院将成为白羊峪村一新的旅游景点和接待中心。
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发展农家餐。农家餐是白羊峪景区的一块金字招牌。为提高饭菜质量,体现特色,他们与市就业服务局和市农广校联系,聘请唐山四大名厨之一的高级厨师翟福春对农家餐接待户进行免费培训6场次140余人,与市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对卫生和健康知识进行培训,促进了白羊峪农家餐发展。目前已发展到65家,仅农家餐收入一项就达300多万元。二是按照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提出的旅游产业思路发展农业,沿12公里旅游观光路规划了果品标准示范区、生态保护区、采摘区和林木工程示范区,建设杏、桃、苹果、板栗、梨、核桃等干鲜果品和花生干果采摘基地,推广了鲜食玉米、多彩花生、山区小香米、葡萄、樱桃等名优特新品种,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对白羊峪村的安梨品种进行调查,预留本地接穗,并从辽宁熊瑶果研所引进新品种,同时实施果品提质增效工程。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春季观花节和夏秋两季采摘节,大大提高农业收入。采摘节期间,苹果10元3市斤,而此时市场价不足每市斤1.3元,桃、杏等杂果售价也达到每市斤1元,仅此可增加果农收入500万元。三是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为168户办理了惠农卡,以三户联保的形式为60户贷款18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企业的资金问题。
全面加强环境整治。白羊峪被评为“AAA”景区和全国百家优秀旅游乡村,白羊峪村歌《美丽的白羊峪》在全国村歌大赛中获金曲奖,整体接待能力进一步改善。该村将结合新民居建设,以景区和庭院建设为重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长期保洁,打造山清水秀、优雅洁净的旅游环境。
生活富裕 民风和谐
昔日老区换新颜
这个年轻的人才组合来到白羊峪村,给革命老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白羊峪村由此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过去贫穷落后的山村,一变成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唐山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出现了生活富裕安康、民风和谐淳朴、村务管理民主、干群关系融洽、村容整洁优美的喜人景象,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1+2”人才组合工程的实施,给白羊峪村带来了巨大变化。物质方面,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改善,新建了广场,修了公路,白羊河得到治理。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新民居建设成果显著,墙体粉刷一新,修旧如旧,一个古村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6850元,增长到2008年的8150元,2009年的1万元,实现了阶梯式增长。精神方面,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通过旅游开发,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现在的白羊峪人,享受着城里人的生活。每年都组织村民举行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卡拉OK歌咏比赛等趣味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自编了白羊峪村歌《美丽的白羊峪》。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了群众的思想阵地,全村出现了村风正、民心顺的良好局面,自觉地抵制“黄、赌、毒”及封建陋习的侵蚀。
如今的白羊峪村,到处充满了和谐进步,名气也越来越大了,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继2006年被评为“唐山市最具魅力十大景区”之后,2008年又通过AAA景区验收,并被评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伟大实践中,白羊峪村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迁安市迁控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2025年10月毛石、石砟公开...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