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感怀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7:00:14
阅读:1630迁安信息港消息:前几天,同事一支用了多年的钢笔摔坏了,觉得弃之可惜,决定修好后再用。可是跑遍了全城也没有找到一个修笔的人。他回忆说,在自己上学时,校门口总有一位老人用小巧的工具给大家修笔,每次收费不过几毛钱。后来听一位知情者讲,老人仍在家给上门的顾客修笔,只是早已不再摆摊了,因为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生意清淡,曾经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如今成了老人偶一为之的趣事。这不禁令我们慨叹,许多老行当正在逐渐或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
其实,每种行当的萌生或泯灭,都直接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像剃头、修补炕席、锔锅、锔缸……这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老行当,如今正悄悄地从百姓生活中消失。过去,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免不掉要拾掇一下房子,旧席子能修补的话,谁也不会轻易换一领新炕席,走街串巷修补炕席的手艺人是不愁没饭吃的。试想,如今从城市到农村,还有几家在用炕席?所以修补炕席这个行当也只有被淘汰了,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劳动,已经难以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说老行当的消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然,并非所有的老行当都只有消失的命运。现在很多老行当已经加入了新元素,变换了新面孔,比如,以前的手工配钥匙变成了电子配制,简单快捷了许多;剃头匠的剃头挑子发展成了现在的理发店;手工刻章也已经为电脑刻章取代。而且在逐渐消失的老行当中有不少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例如:手工抄纸、皮影戏等,一批老手艺人仍默默地艰难地传承着祖辈的文明。其实,在传承老行当的同时,我们不妨有机地注入新元素,让老行当重新焕发青春,而且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市,一些老行当的坚守者正为此做着积极探索和努力。
那些逝去的老行当,让人怀旧遐想。记述了历史的昨天,五花八门的老行当曾是我们生活中最原汁原味的部分,它们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肯定,往后的生活还将出现会让我们这代人不敢想象或想象不到的东西,还会有一些老行当摆脱不了消失的命运。但是老行当的消失折射出更多的是时代变迁的迅速,这正是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佐证。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迁安市迁控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2025年10月毛石、石砟公开...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