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搭建平台促转移———迁安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综述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8:55

阅读:1790

    迁安信息港消息:近年来,迁安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提供了岗位,奠定了基础。2002年以来,迁安市农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9.2万人,2006年底实现了“户均至少一人从事非农产业”的目标。据统计,目前,迁安市27.04万农村劳动力,已经就业23.99万人(还有未就业的3万人,主要是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农村家庭妇女、不能就业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8.7%。在已就业人员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有20.2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就业15.8万人,外出就业4.49万人),从事一产的有3.7万人。此外,迁安市还吸纳外地农民工就业3.4万人,形成了以就地转移就业为主、外出就业与外来就业基本相当的就业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服务机制。作为一个农村人口较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迁安市始终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摆在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改进管理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健全就业管理网络。迁安市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每个镇乡、居委会都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每站配备3至5名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网络。为充分发挥管理网络职能,迁安市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在千分考核中占60分的权重,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开展。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迁安市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搭建农民工就业平台。每月日期尾数逢“2”、“8”日,定期组织交流洽谈会,提供求职和招聘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迁安市已累计组织召开就业专场招聘会61场,接待招聘单位1890家次,接待求职者1.9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850人。同时,开通“迁安人事劳动网”和“迁安人才网”,相继增加网上招聘等服务功能,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搭建了免费服务平台。目前,两个网站的访问量每年达100多万人次。三是深入实施富民工程,搭建农民创业致富平台。迁安市建立了全民创业基金,每年筹集2亿元,专项用于扶持广大农民上项目、搞创业。创业基金拉动民间投资的比例达到1︰13。2007年以来实施的“122”富民工程使迁安市农民年人均增收980元。今年实施了4000多个富民项目,预计可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1080元。四是积极稳妥运作,健全小额担保贷款体系。迁安市成立了农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合作,由就业和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2009年迁安市共为41家个体工商户、3家企业发放小额贷款585万元,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56人。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形成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机制。迁安市实施农民免费参加创业培训,培训合格实现创业半年后,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创业奖励,带动2人以上就业的,按每带动1人100元的标准给予带动就业奖励。2007年、2008年迁安市开展创业培训1527人,530名人员创业成功,带动1593人就业。2009年已审核发放创业、就业奖励资金52万元。
 
    为有效化解金融危机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迁安市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限制企业裁员、鼓励全民创业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2009年初,迁安市组织1600人开展劳动力资源普查,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年2月16日至22日,开展了以“求职就业有门路、岗位信息进到家”为主题的春风行动,累计举办面向农民的专场招聘洽谈会6场,发放春风卡2865份,免费为农民群众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672人次,实现就业681人次,接待政策咨询1724人次。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在农村劳动培训上,迁安市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自2004年国家启动“阳光工程”以来,迁安市制定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工程实施办法》,将阳光工程、就业再就业培训和迁安市的免费培训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从2007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将迁安市所有农村劳动力免费轮训一遍,最终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收入”的目标。为保证培训的覆盖面,重点实施“三个全免费”,即:低保户中的家庭成员、残疾人、择业期内的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参加收费标准在2000元以内的技能培训,实行全免费;失地农民和重点项目占地村的农民参加收费标准在1500元以内的技能培训,实行全免费;其他村的农民群众参加收费标准在1000元以内的技能培训,实行全免费。二是提高培训质量。实行“一节课、两出口、三抽查”管理制度,切实加大对培训学校的监管力度。一节课,即每一期培训班开班时,都明确专人讲第一节课,讲明政策,明确制度,提出要求。两出口,即培训结束后,落实两个出口制度。一个出口是,凡涉及国家就业准入工种的,必须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涉及不到国家就业准入工种的,也要通过迁安市组织的考核。另一个出口是,必须在培训结束后六个月内实现就业,并取得有效就业凭证。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出口才能享受免费培训。三抽查,即每期培训班都要派人不定期抽查三次,以确保参训率。目前,迁安市“免费培训”基地达19家,免费培训专业40多个。2007年、2008年,财政拨付免费培训补贴资金1200多万元,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2.76万人,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业1万人。今年1至10月份,市财政已拨付培训资金700万元,组织免费培训1.3万人。

    以解决拖欠工资为重点,全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近年来,迁安市广泛开展维权行动,把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多方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按照“政策引路、联合出击、法律保障”的思路,形成了一整套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效办法。政策引路,就是出台《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工资保障金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按月发放工资制度、工程招标持《无拖欠工资证明》制度。其中,在涿州天马集团拖欠工资案中,迁安市动用20万元工资保障金,保证了农民工足额拿到工资回家过年。2009年,迁安市对有拖欠行为的企业拒开《无拖欠工资证明》,解决了3起拖欠案件,追讨拖欠工资14.7万元。联合出击,就是对一些影响较大、较为复杂的案件,组织信访、劳动、建设、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办案。去年春节前,为解决松汀钢铁有限公司欠首钢建设集团1.5亿元工程款、首建集团欠农民工4500万元工资问题,迁安市责成多个部门与企业所在镇乡联合办案,经多轮磋商达成谅解,松汀钢铁有限公司每月向迁安市人劳社保局支付200万元,由人劳社保局按期发放工资。到目前,已支付8个月工资,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保持了企业发展、职工稳定的局面。法律保障,就是对于十分棘手的案件,采取法律援助的办法,由市政府指定律师事务所免费为农民工打官司。今年以来,迁安市指定弘丹律师事务所免费诉讼3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讨回工资34.2万元。二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督促用工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劳动合同履约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职业安全等基本权益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及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2009年,迁安市共检查用人单位211户(其中建筑业施工工地121个),受理建筑企业拖欠工资案件40余起,累计为3457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458.8万元;受理农民工投诉71起,目前已全部解决,结案率100%。三是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依法开展维权工作。2006年迁安市成立了劳动仲裁庭、调解庭,不断提高仲裁质量,劳动争议立案结案率达到95%以上。迁安市先后荣获“河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劳动争议仲裁庭被评为“河北省示范庭”。

    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民工平等就业。围绕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后顾之忧,迁安市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目前,迁安市已基本实现城乡社会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和城乡低保全覆盖。自2007年6月1日起,迁安市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18.6万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占应参保人数的71.6%。到2009年6月底,迁安市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1.5亿元,发放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1.1亿元,为5862名死亡的老年农(居)民支付丧葬补助费293.1万元,为1万名达到规定领取年龄的农(居)民发放养老金987万元。先后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有6.5万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2009年1至10月份共支付医疗保险费用7490万元。迁安市有277个单位的6.6万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2009年为650名工伤(亡)农民工支付工伤保险金1756万元。二是积极推进同城同待遇。对城镇人员、本地农民工、外地农民工实行统一的政策,在工资、社保、安居以及户籍管理、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坚持同城同待遇,推进城乡等值化发展。目前,迁安市已实现了十二年教育全免费,今年投资1.5亿元,实施了廉租房和农民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

    高度关注农民工健康,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管理。迁安市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市领导包镇乡、科级干部包企业制度,选派1320名国家工作人员分包企业安全生产。认真抓好农民工岗前安全培训,坚持农民工持《安全生产操作证》和《职业资格证》上岗,今年以来累计培训发放双证3610人。建立安全生产培训保证金制度,今年1至11月份迁安市累计收缴129万元,组织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4.5万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专项培训,开展了51场次安全生产演练。二是加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市内所有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切实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三是开展“健康迁安、幸福人民”行动。今年,迁安市安排专项资金1400万元,对迁安市45岁以上的20多万群众免费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了迁安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促进了迁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