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峪村:小村庄大变迁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8:09
阅读:1441
迁安信息港消息: 在迁安市大崔庄镇的白羊峪村,村党支部书记龚洁民打开发黄的账本,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你看,这是1979年全村的总收入,包括农业、林业、牧业,连鸡下蛋的收入都算在里头了一共才8.6万元,人均毛收入110元。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
白羊峪村地处长城脚下,是革命老区,全村245户,902口人。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1978年前,百姓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股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也吹开了白羊峪这个小山村久闭的柴扉。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白羊峪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在唐山市和迁安市两级老促会的帮扶下,他们因地制宜开发山场资源,先后绿化荒山8000亩,开发牧场600亩,发展养羊1000多只,养牛100多头,新建果园600亩,栽植果树3万多株,种植松柏5000亩。为壮大集体经济,村两委还筹措资金建起了液化气站、贸易货栈、采石场、石灰窑、加油站、地毯厂等10多个企业,村民致富渠道不断拓宽。“到1997年,全村固定资产达到94万元,人均生活水平达到2600元。”村党支部书记龚洁民骄傲地说。
1998年,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境内的古长城、水关、白羊河、绿色植被丰裕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白羊峪民俗生态特色旅游区。那时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拆除了年收入100多万元的19座污染环境的石灰窑,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回复修建了观音阁、绵羊泉、水泉寺、露天大佛、九龙戏珠、七松登高等28处人文景观,完善了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同时扶持发展有民俗特色的农家餐饮接待户60多户,形成了到白羊峪登古长城、饮绵羊泉、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感受农家风情的特色旅游。白羊峪景区2005年达到“AA”标准,2006年被评为“唐山市最具魅力十大景区”之一,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该旅游区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仅旅游一项,全村年收入达1600多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60%以上。村民白金是该村第一个农家餐饮接待户。现在,每年他接待旅游2万多人,高峰时每天600多人,年收入20余万元。
近几年来,白羊峪村不断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共铺设水泥路6876延长米,绿化植树2.8万株,安装路灯50盏,家家户户安装了闭路电视。村里还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高标准卫生所、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村务公开栏。尤其是2008年,新建沼气池227个,农民也用上了方便、洁净的沼气,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77岁的原村支书余振江不无感慨地说:“30年前我们村有20多个光棍儿,小伙子连媳妇都说不上。现在村富了,老光棍儿也都续上了老伴儿。真得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呀!”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