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市老促会帮扶白羊峪村纪实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7:36

阅读:2075


    迁安信息港消息:从三间小瓦房,到两栋整洁的楼房,再到白羊峪生态观光园;从当年村里最穷的一户,到现在年收入20多万元;从以前够吃就行,到如今开办农家餐,最多时每天接待游客六七百人……谈到这些,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村民何翠芹乐得合不拢嘴。“这十几年来,通过老促会的帮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真是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呐。”

  1993年白羊峪村被确定为革命老区村,村民过着吃靠返销粮,花钱靠贷款的苦日子。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该村先后被市老促会和迁安市老促会列为重点帮扶村。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促会领导们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苦、不讲条件地多次到该村进行实地调查,想方设法协调资金、寻找项目。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老促会的关爱和支持下,白羊峪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460元,已经翻涨到2008年底的8150元,连续10年被评为唐山市、迁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

  积极发展旅游,百姓成为直接受益者

  “现在人们提起白羊峪,了解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农家乐,农家餐已成了我们的特色招牌。”村党支部书记龚洁民介绍说:“现在全村有近400人从事旅游业,65户开办了农家饭店,平均每户年收入达6万元,到去年底,全村旅游总收入就达1600万元。”

  1996年,白羊峪村领导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把因贫穷而得以保留下的纯朴的北方山区农家院、白羊河、古城墙、古长城、绿色植被等资源梳理出来,着手开发旅游资源。这时,老促会及时帮助该村筹措资金,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筹资3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露天大佛、延年桥等人文景观。1998年以白羊峪长城为依托成立了白羊峪长城旅游区,并对白羊峪长城旅游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观音阁、水上乐园、绵羊泉等景点建设,完善了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旅游区框架基本搭建。2006年又兴建了集休闲、观光、采摘、科普、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同时对白羊河进行综合整治工程,护坝、筑堤、扩水面4200米,砌筑拦水坝景观工程,成为旅游区新的亮点。现在已经形成到白羊峪登古长城、饮绵羊泉、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感受农家风情的特色旅游。2007年白羊峪旅游区被评为唐山市十大魅力景区之一,2008年通过了AAA景区验收,被评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年客流量达20万人次。

  随着旅游区的开发,村民的思想不断解放,致富渠道不断拓宽,目前全村形成了水上游船、特色种植养殖、果品营销、旅游商品、食品批发等旅游产业,使全村老百姓的收入稳步增加。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旅游区开发建设的同时,白羊峪村也同时迈开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03年广泛发动群众,先后铺设水泥路6876延长米,绿化植树28000株,安装路灯53盏。白羊峪村以民俗接待户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老促会拿出配套的扶持资金,农家餐户率先将厕所改成男女分用的冲水厕所,修建沼气池,通过典型的带动,3年时间全村每户都建了沼气池,沼气池数量达到228个,成为沼气池专业村;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推进旅游业发展,老促会协调有关单位出台优惠政策,为每家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并帮助建起了高标准卫生所,建立了图书室、文艺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因此白羊峪被确定为迁安市精品文明生态村。

  “回顾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白羊峪每一户的变化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老促会的无私援助。”龚洁民说。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