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城市转型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6:39

阅读:1799

    迁安信息港消息:8月12日,具有循环经济和环保特质的国内最大的单体浮法玻璃——明晶玻璃竣工,两窑八条生产线日产玻璃一万吨,以超薄玻璃为主的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子、能源、光学、医疗等领域,远销欧洲、东南亚、南非等地;经过紧张调试,年产30万吨的河北省蓝亨啤酒生产线已于今年10月正式投产,其原料选用国际优良酵母,瓶装、包装、成品码垛采用德国、意大利先进技术,瓶装产品销售半径可达100公里;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设备制造项目投产,其生产的设备日产淡水1.25万吨,每升含盐量小于5毫克,一解沿海钢铁企业淡水资源紧张难题……在这收获的季节,迁安产业结构调整捷报频传,其潜心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了全省县域经济领头羊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构建具有迁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迁安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是迁安适应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紧迫要求

  “依矿而起,依钢而兴”,迁安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靠矿山开发,短短6年时间,经济实力便由“六五”末的全省第126位晋身全省十强县行列,创下了县域经济发展一个传奇。进入新世纪综合经济实力首次跨入全国百强行列并实现了连年进位,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评比中飙升至24位,创下的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但单纯依靠资源和传统意义上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症结”在进入“十一五”之后渐露端倪,“三个难以为继”摆到了面前:资源支撑难以为继,生态环境难以为继,经济持续增长难以为继。居安思危,冷静思考,早在2007年科学发展理念在冀东掀起之时,迁安审时度势,作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正处“拐点”判断,把科学发展作为“治病健体”良药,确定了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方略,从而拉开了科学发展序幕。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宁可损失GDP,也要一个好天气”,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成为全市共识。只一年就依法取缔关闭非煤矿山179家,拆除20座200立方米以下高炉和两座转炉,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00万吨、炼钢能力60万吨。透视两年多来科学发展实践规律和经验,总结应对危机取得的成绩,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针对“大出大进”的经济特质,在科学发展提升的关键时刻,在今年7月16日召开的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上,迁安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新一轮跨越目标,这成为迁安阔步向前的具体路径和新的方向。

  精品钢铁基地是迁安钢铁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装备制造是钢铁产业链条的延伸,现代物流是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三者互为支持、共融共生

  着眼于解决钢铁产业“一枝独秀”、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的问题,迁安厘定了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内涵:精品钢铁、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是其核心支撑,三大主导产业要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多元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的产业格局。

  构建以精品钢铁、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并非空穴来风,它是迁安立足当今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首钢这个国有特大型企业之迁钢公司长足发展,其配套完善及冷轧薄板项目进展顺利,以产权联合和要素重组为基本着力点的27家民营钢铁、矿山、焦化、铸造等重点企业正式组建了地方钢铁企业集团——长城钢铁集团,迁安钢铁形成了国有、民营比翼齐飞新局;作为以钢铁等为原料的下游接续产业,迁安的制造业更是令人侧目,目前全市拥有装备制造业企业45家,主导产品有重型矿车、矿山配件、汽车配件、潜水泵件、机加工配件、外贸铸件等,首钢矿山机械厂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矿山自卸车制造企业,年产量达350到450台,迁水泵业、广安机械、金海机械3家企业具备整机生产潜水泵、矿山机械、建筑机械的能力;钢铁产业对煤炭、铁精粉等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以及工业品外运的巨大市场,成为拉动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未来几年迁安全市物流总量将达到3亿吨以上,迁曹铁路打开了迁安连接海洋的通道,津秦客运专线的建设使迁安有了更为便捷的客运通道。

  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唤起了新的创业激情,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迁安产业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优化、升级:在精品钢铁产业发展上,今年实施了首钢迁钢公司填平补齐、冷轧薄板、长城钢铁集团九江公司技改、燕钢公司技改等项目,年内可完成投资200.5亿元,年内实现竣工或单体投产,钢铁产业向精品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牷在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上,今年全市计划投资24亿元,实施海钺高耐磨大型铸件、金沙工贸系列燃烧设备、津唐管业二期等12个重点项目,年内可完成投资10.98亿元,电力能源、啤酒饮料、玻璃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牷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今年总投资7.8亿元的建设了沙河驿镇中铁物流、上庄乡九江煤炭储运、杨店子镇津联商贸物流等10个物流基地,年内将完成投资6.65亿元,10个物流基地全部投入使用,现代物流成为产业链发展的有力支撑。

  项目是深化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对外开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源头活水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迁安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载体,今年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38个,计划总投资10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目前已开工212个,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半年投资规模比去年全年还多出40多亿元,成为近年来项目建设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档次质量最好、投资强度最高的一年。全市有12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项目,11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开创了迁安项目建设工作的“先河”。

  对外开放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目标能否迅速实现的关键。瞄准国际金融危机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迁安把今年5月确定为“招商月”,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成90人招商队伍,包装60个项目,从5月6日至19日,南下“长三角”“珠三角”,探身“京津”,先后举行4场投资环境暨重点项目推介会,累计有80个项目签约或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总投资330亿元,创造了迁安招商史上新纪录。

  签约的6个总投资103.72亿元的项目分别是:一是投资7200万元、年产矿渣微粉100万吨的香港加昌发展有限公司矿渣微粉项目,二是投资1.2亿元的北京顺天商贸物流公司物流项目,三是北京市捷龙耐火材料厂增资1000万元的耐火材料项目,四是天津联祺钢铁贸易公司投资1.38亿元的矿渣微粉项目,五是迁安田园公司与天津康嘉生物科技公司合资3500万元的养猪项目。另外,香港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4×600万千瓦电厂项目成为最大亮点,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按国家规定实行静态控制和动态管理,一期投资约为50亿元,建设2×600万千瓦电厂。

  除上述签约的6个项目,有59个总投资152.5亿元的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这次59个项目呈现以下四大特点:一是主导产业趋强渐精,钢铁这一立市产业将进一步得到强身壮体,其中长城集团与北京创富洽谈的控投合资32亿元建设160万吨精品钢项目最为抢眼;二是产业链条进一步得以延伸,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电源线电源插座、电子商贸城、泡沫铝、高精密复印成影等项目将填补迁安产业空白;三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冷口长城影视娱乐基地、伊萨德尚创业投资公司的白羊峪旅游项目、天津郎钜欢乐谷温泉娱乐公司独资的九龙泉休闲旅游度假山庄等项目投资均超亿元,有的高达3亿元;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瞄准更高目标,中都国际投资担保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迁安地方铁路达成意向,迁安将成为全国屈指可数拥有地方铁路的县市。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客商翩然栖落,背后浸透的是全市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迁安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攻坚年”和“对外开放攻坚年”。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提出了“打造效率迁安,创造一流业绩”的目标,特别是重点建立了具有迁安特色的领导干部“立体式捆绑责任制”、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问责制。迁安市要求四大班子每位成员分包镇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重点工作,对市级领导的考核与分包单位和分包工作进行捆绑。从市四大班子成员做起,全面落实限时办结制和问责制,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和分包的重点项目限定时间完成,无正当理由一次完不成重点工作任务的,要向市委说明情况,两项重点工作两次完不成任务的,调整市级领导干部的分工。职能部门和镇乡重点工作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在明确责任制的同时,强化督导,对重点项目做到天天跟踪督导,月月进度报表,每季度通报,年度考核目标。

  加大聚集区开发和建设力度,植好梧桐树,凤凰自来栖,园区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鲜亮招牌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迁安牢牢抓住产业承载能力这个支撑,发展园区经济,全力打造创业平台。在迁安市区东部,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4平方公里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聚集区成为提升经济重要增长极。

  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是在原来的轻工业园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抢抓被列为河北省32个省级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聚集区之一,委托广州博为国际产业园区运营中心,今年对聚集区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目前,《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招商与整合推广实施策划报告》和《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发展与运营总体研究报告》已完成。规划确定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三区”,“一心”为产业服务中心,“两轴”为产业功能发展主轴和产业功能发展次轴,“三区”为装备制造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绿色食品加工区;发展战略定位为京津唐装备制造业创新平台,冀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迁安生产服务业培育基地。目前,已累计投入3.5亿元,对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实施了东部供水、迁安大唐热电等重点工程,区内初步达到了“五通一平”。今年我市安排2.0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计划投资4300万元的总长1895米的聚鑫北街和创新路两条道路的主干道已经通车;计划投资1.1亿元的道路管网配套工程,已架设电线3500米,开挖热力管沟3000延长米,燃气管线已经铺设完毕,现正在铺设热力和供水管线。

  聚集区坚持“高门槛”准入政策,入驻聚集区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聚集区重点发展产业及配套产业规划,符合环保要求,入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一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高科技企业适度放宽,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每亩100万元。聚集区在原有的弘业地毯、正元包装、胜科热电、冀东线缆、三元乳业等30家企业入园基础上,今年又有20余亿元项目入驻,其中总投资15亿元、引领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龙头”的首钢矿业公司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即可竣工投产。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