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唐山: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5:40

阅读:2067


    红顶白墙的新民居掩映在绿树之中,宽阔的水泥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街头公园里喷泉、雕塑、健身器械样样俱全。“村庄美了,街道干净了,乘凉、乐呵有地方了,兜里有钱了。生火做饭用的是沼气、博士灶、自来水,照亮用的是太阳能路灯,溜达有公园,锻炼有健身器,种地用机械,生病有医保,老了有养老保险……”迁安大五里乡大石河村李大娘,说起近几年的生活变化一脸自豪。大石河村只是唐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唐山市以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很多农民感到“农村生活和市里没啥两样”。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2007年1月,唐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制定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城乡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全面实现农民工进城落户、农民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就读、农民进城公共交通、农民进城就医报销“五个无障碍”,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2007年从市到县(市)区统一成立了城乡规划局,将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编制了全国首部、居全国领先水平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08-2020)》。各县(市)区也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和乡镇、50%的村完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

  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支撑。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支撑,以打造七大主导产业链和发展园区经济为重点,调整城乡产业布局,促进城乡经济融合,统筹县域经济均衡发展,全市县域经济已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8.6%。按照全市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布局,积极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牞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围绕乳业、瘦肉型猪、板栗、花生、果菜、水产品“六条龙型经济”和肉羊、花卉等“五大新兴产业”,重点抓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去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625元,较上年增长13.7%,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67%。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实现村街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院街净化,建设“村民中心”为抓手,推动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累计投入创建资金33.87亿元,创建文明生态村3487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61.2%。全市村村建有村民服务中心,村村有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实现了农民进城交通无障碍。去年投入8.5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部竣工,全市2450个村、213万名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沼气使用普及率达到56%。今年又实施了以新民居建设为主的“科学发展示范村创建攻坚行动”,明确任务、推进步骤和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县城扩容、中心镇扩张、中心村扩大三个关键环节,全市14个县(市)区城区扩容升级、17个中心镇和148个新民居建设示范点,必将带动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造农村陈旧校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所有村都建起了卫生室,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农民参合率94.3%。建立了“唐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农民进城就医报销无障碍。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7个县(市、区),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5.9万人。今年又制定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的若干政策(试行)》,消除了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在劳动用工、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确保了农民进城落户无障碍。实施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市177个乡镇和31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构筑起了市、县、乡、村“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和人力资源网络,实现了农民进城就业无障碍,全市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次。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