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老兵”王少东的别样人生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5:12

阅读:2120

    迁安信息港消息:“感谢您总惦记着咱当兵的人。”7月29日,驻万军守桥部队的官兵们迎来了他们的老朋友。每到“八一”,这位曾经在新疆服役的“老兵”,总要带上钱物,到部队、到光荣院献上自己的爱心,到今年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不仅如此,从“老兵”到“老板”,他还在自己的公司建设了“退伍军人之家”,他就是退伍军人———迁安市金洼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东。25年前,他牢记家乡父老的嘱托奔赴边疆,三年边关军旅生涯,历练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回到家乡,他永葆军人本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愈挫愈勇、百炼成钢。致富后,他心系军营,情洒百姓,用爱心铺就了一条光彩绚丽的人生之路。

    1987年初冬,王少东从新疆某部退伍回到原籍———河北迁安,当时,迁安以铁矿石开发为主的乡镇企业全面兴起。刚刚脱下军装的王少东就被镇办的影壁山铁矿录用。王少东所在的采矿车间劳动强度异常大,打眼放炮、剥岩采石、推车倒磨,样样工作都是脱皮掉肉的苦差。然而,再苦再累也难不住身强力壮的王少东。他总是这样说:“咱当过兵的一咬牙,就没有过不去的鬼门关。”

    2004年,首钢外迁项目———首钢迁钢公司建成投产,王少东抓住这一机遇,从事运输和钢渣、水渣等废料处理,企业从此实现了快速滚动发展。

    十年创业路,万般甘与苦。现在金洼工贸公司的财富已达1亿多元,十几年来累计为国家缴纳税款1200多万元,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金洼公司是退伍军人的家!”金洼工贸有限公司共有员工50多人,其中退伍军人42人。当地的、外县区的,还有北京的,这些曾经穿过军装的人们何以从天南地北聚集到这里?董事长王少东说,安置退伍军人就业就是我的责任,大伙则说,这里是退伍兵温馨的家。

    战友王海杰退伍后,在当地搬运站工作,由于长年从事超强度劳动,累得一身伤病。随着年岁的增大,王海杰再也撑不住了,只好在家养身体,日子一久,就被公司辞退了。为难之际,王海杰几经周折联系到王少东,王少东二话没说,让他到公司当保管员,每月两千多元工资,这几乎是过去卖体力的三倍,自此王海杰找到了安身养老的好地方。他逢人便讲,是战友给了他后半生的幸福。

    战友刘荣民来了、赵震云来了、杨树民来了……一位位战友闻讯后都找上门来,王少东不仅没烦,而且放出话去,只要公司存在一天,金洼公司的大门永远向战友们敞开,这里就是咱退伍兵的家。有一口饭,咱共同吃,有一杯水,咱分着喝,不论走到哪一步,咱朝夕相处的战友,永远是同甘共苦、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王少东有一个“忘年交”叫徐三明,是首钢迁安矿业的老职工,前两年退休后回到北京,闲来无事邀几位老战友故地重游。看到金洼公司齐刷刷的一帮退伍兵,心里羡慕至极,很想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看透心思后,王少东满口应承:各位老首长、老领导,只要愿意留下来,金洼公司由你们指挥!就这样,公司里又多了几位年近花甲的老退伍兵。

    当年爬冰卧雪保边疆,如今搏击商海竞风流。一帮脱掉军装的退伍兵,在金洼公司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以军人特有的魅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付出着自己辛勤的血汗和才智。

    王少东致富不忘回报社会,逢年过节,他总是到驻地部队、当地敬老院、光荣院和村里的贫困家庭走访慰问,送钱送物从不吝惜;乡里乡亲遇到天灾病业,他总是慷慨解囊。汶川大地震第二天,他就给中华慈善总会汇去10万元救灾款……近10年来他累计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款物达220多万元。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位退伍军人博爱无私、心怀百姓的高大形象。

 

 

 

编辑: 周东月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