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小村官 风雨农村路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5:05
阅读:1595
我叫刘东元,2008年11月被选聘到扣庄乡西李官营村任村主任助理。我觉得,村官虽小,却肩负着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望,虽然不一定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只要全身心投入,把农村广阔天地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课堂,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西李官营村是一个贫困村,村民们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多年来,传统的生产模式低产低效,村民缺少增收的信息和思路,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西李官营村。“122”富民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村民传递了增收信息,拓宽了增收渠道,而且提供了政策保障。去年冬天,西李官营村建成了占地40亩的甜瓜大棚。但如何实现品种优、产量高、效益好、销路畅,又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为尽快赶上甜瓜的种植期,乡里请来了天津农科院的专家为农户做技术指导讲座。讲座期间,我认真听讲座、记笔记、捋思路,及时上网查资料、找信息,经过对多个甜瓜品种的优劣分析和经济效益的比较,我认识到传统品种“八里香”和新产品“丰雷”交叉种植,无论是在土地利用、植物受光、水分吸收,还是在种植密度上都能实现有机结合。于是我大胆地提出了这种交叉种植方案,经过分析研究和专家论证,我的方案被采纳。通过此项工作,我深深认识到农业知识对于干好村官工作的重要性,从此我把大量精力放在果菜种植、管护知识的学习上。
今年春季,我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引进蔬菜良种、做好大棚甜瓜下茬接替和庭院蔬菜种植模式改革问题。我对庭院蔬菜种植模式改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庭院种植看似小事,却可以大作文章。各家各户除了夏秋两季有新鲜蔬菜食用外,冬春两季均以土豆、白菜、豆腐为主菜。通过网上查询和多方探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我把庭院香菜、生菜和茴香等优良品种种植引进我村,把秋黄瓜与线黄瓜,五月鲜豆角、云豆角和线豆角交季种植,使庭院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产量迅速提高。如今的西李官营村各家各户院中瓜果满架,大家都说:“以前的菜连自己吃都不够,现在菜多了,还能到市场上去卖。”我从百姓的笑脸上看到了欢喜的同时,也读到了对提高经济收入的期盼。我想,各家的菜吃不完,卖也不值钱,为什么不能把时令蔬菜自制成干菜,在满足自家食用的同时把多余的卖给超市和饭店呢?经过考察我发现,即使是在蔬菜供应充足,价格便宜的夏季,干菜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经过向专家咨询,秋季玉米收完后及时播种小白菜,入冬时节把小白菜阴干成干白菜,不仅味道不错,而且市场价格也很高。按照这一思路,我们村已经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决定于近期进行推广。
今年5月17日傍晚,一场大风突然袭来,我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保护大棚。我立即利用广播召集两委干部和村民到达棚区,当时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几十米的塑料布漫天飞舞、竹竿不堪重负根根折断。眼看着40亩的大棚即将毁于一旦,有的人蹲在地上眼含泪水,有的人站在风雨中手足无措。这时,我站在高处用喇叭大声喊到:“还等啥呀!赶快护住咱们的大棚。”此刻现场没有了支部书记,没有了村主任,没有了叔叔大伯,有的只是一群抗风自救的战士!我们扯塑料、放苇帘、扶竹竿、钉挂钩。我告诉自己“人可以被大风吹倒,但我们的大棚绝对不能倒!”经过近一夜的奋战,大棚保住了,我们成为全乡受灾最轻、损失最小的村。瓜秧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大家露出喜悦的笑脸。市民政局、市农牧局的领导们来我村时,充分肯定了我们的自救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能在这条平凡的村官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迁安水蜜桃支书爆火!网友:这波操作必须支持!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