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探索建立废弃矿山治理新模式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52:25

阅读:1910

迁安信息港消息 虽已进入严寒冬季,但迁安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里却是一派盎然生机。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区,经过3年建设,如今变成四季瓜果飘香的生态庄园。以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为样本,迁安探索出废弃矿山治理新模式。

  作为一个依矿而兴、依钢而起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迁安依靠资源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8年列全省之首。但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废弃地达到1万多亩。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业资源的日渐枯竭,废弃矿区的恢复治理愈发刻不容缓。2008年起,以地处北部山区的苏家沟村废弃矿区和山坡荒地为试点,迁安多方投入7500多万元,建成了集矿山生态恢复、现代农业成果展示、农产品加工销售、生态养殖、旅游观光、百果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园区。在矿区实现治理的同时,吸纳1000多名农民就业,企业取得经济效益500多万元,促进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一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新路正式形成。

  整合资源,建立促进废弃矿区恢复治理新机制。在瑞阳园区建设过程中,迁安协调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搭建起了技术、政策、资金平台。一是技术平台,迁安农牧、科技等部门帮助园区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林科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搭就了“依托创新、开放联合、加快转化”的科学技术合作平台,园区先后引进了110多位专家教授,建立试验基地和成果转化试点150多个,农业科技成果200多项。2011年4月,刘旭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瑞阳园区设立了全省首家现代农业特邀院士工作站。二是政策平台,迁安市先后出台了《迁安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3项政策,还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市院合作项目管理意见》《迁安市人民政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合作工作方案》等3个专门文件,从政策上鼓励企业从事废弃矿区恢复治理。三是资金平台。在瑞阳园区建设过程中,除业主个人投资7000万元外,迁安借助建立的“迁安市安排专项资金、迁安市及有关部门联合争取国家、省农业项目经费和在迁安市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资金”等三项资金平台,争取项目资金支持1000多万元。

  科学规划,构建科技引领废弃矿区发展新方式。瑞阳园区在建设过程中,把着力点和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为了避免盲目建设,在园区建设之初,聘请了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社科城市与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知名专家做了规划。园区被分为“五区一馆一中心”,即百果采摘区、特色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民俗农事体验区、休闲垂钓区,现代农业馆和游客服务中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农业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为应用,以示范推广和产业孵化为手段,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瑞阳农业园区被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旅游观光、百果采摘、农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二是科技引领。在采矿废墟改造上,瑞阳园区在有关部门帮助下,与河北农科院、省科技厅合作成立了采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中心,由简单的土地复垦提升为全面实现生态恢复,将采矿废墟改造成梯田,栽植各种名优果树,建设百果采摘园,实现土地的经济价值;在边坡、沟坎地带栽植景观林,提高园区观赏性,打造成具有景观特色的艺术梯田。引入土壤活化技术和基质栽培技术,加快土壤的风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依托科研院所,园区先后引进了板栗、樱桃、高油花生、富硒谷子、宫廷皇鸡等10大类100多个最优品质农产品;引进了甘薯根茎分离、LED太阳光源等2项世界领先技术,可移动平式管道水培技术、漂浮培栽技术等14项国内领先的技术。

  梯次推进,以产业化方式实现废弃矿区恢复治理的渗透式发展。瑞阳园区通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良性循环生态链,以此带动周边农民加入到废弃矿区的恢复治理中来。一是做强龙头。园区内建设了特种种植、特种养殖基地和拥有年加工能力达万吨以上的营养食品生产、年加工能力20吨的甘薯全自动深加工、年生产能力3000吨的食用油加工、果品深加工等四条生产线的农产品加工厂,产品已成功打入天津、唐山、秦皇岛等1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二是建立合作机制。园区牵头成立了迁安市瑞阳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迁安市银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周边300多户农民共同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合作社与周边农民签订特种种植、养殖合同,由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并按高于市场15-35%的价格统一收购,实现订单式生产。2010年,通过产业化方式直接带动农户增收2000多万元。三是示范带动。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30多个品种的杂粮示范基地、绿色甘薯基地、花生基地、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野生药材基地,建立了燕山杂粮产业化科技传播站,辐射带动周边种植绿色花生、甘薯、特色杂粮等5万多亩,成为河北省百万亩杂粮重大创新项目示范基地。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