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创业富民工程3年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近4000元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6:49:58
阅读:1830政策拉动,农民创业热情空前高涨。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扶持奖励办法》。为不断提升建设档次和水平,该市本着“向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基础设施缺乏地区倾斜,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向农村加工业倾斜”的原则,调整完善了年度扶持奖励办法。该市财政每年安排创业基金2亿元,安排农业小额担保金逾千万元,整合各类资金向创业富民工程项目倾斜,开办农业保险,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3年多来,该市参与全民创业农户达到11万户,占农户的65%,累计拉动农业投入达52亿元。
项目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该市坚持在实施项目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3年多来,累计完成富民工程项目9800个,累计完成投资58.9亿元。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中西部镇乡,重点发展物流、运输、商贸等城镇商贸与工矿区配套接续产业;在农业镇乡,重点发展设施果菜、特色杂粮、农产品加工产业;在规模种植干鲜果品的北部山区,大力发展特色果品与生态旅游产业;在国道沿线具有传统养殖的镇乡,重点发展肉奶牛、肉鸡、生猪等畜牧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261个。到目前,全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9家。专业村和规模小区得到快速发展,到2009年底,专业村数已发展到480个,比2006年增加了201个,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初见雏形。
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实施创业富民工程过程中,该市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华北五省市农科院开展科技合作,共引进原始创新成果178项,其中农作物、果品、苗木新品种100个,新技术78项,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6%。累计培训新型农民20万人次,从业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81%。同时,重点建设了全省第一家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19个镇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所、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8个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信息综合服务站、534个村级服务点。到目前,该市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6.5%,农业生产劳动率从2006年的1840美元提升到2009年2450美元,创业富民工程已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大动力。效益驱动,农民收入实现大幅提升。
随着创业富民工程的深入实施,该市农村劳动力人数不断缩小,全市现有农业从业人员6.1万人,比2006年减少了近2万人。3年多来,向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第一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4300人,向工矿区、运输、建筑等第二产业转移7100人,向农机作业服务、商务、餐饮等第三产业转移6500人,大大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到2009年底,进城农民达到5.6万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农业总产值36.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值4.261.13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76元,比2007年增长67%。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