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安市合理定位 科学规划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崛起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39:07

阅读:2183

迁安信息港消息 迁安市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5年要把迁安建成经济发达、幸福宜居、功能完善、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结合规划部门工作,我们认为要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准确把握、合理定位迁安在区域中的地位、重点培育创造迁安在区域竞争中的新优势,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快速崛起。

   一、准确把握迁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城市集聚和辐射两种外部效应的体现,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科学的产业布局、优质的配套服务吸引周边地区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在壮大中心城市本身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综合分析迁安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潜力,迁安在外部区域大体有三个不同层次定位:一是立足冀东北,迁安周边滦县、青龙、卢龙、迁西等区域,通过加速各项城市职能提升及全方位吸附集聚核心建设,形成冀东北地区区域性“经济中心、商务及居住中心、商业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二是立足迁安周边京、津、唐、承、秦五大城市,实施重点领域提升发展战略,形成五大都市圈内“特色产业集聚中心及特色服务集聚中心”。三是立足环渤海、环京津甚至更大区域,坚定不移打造生态品牌,依托优秀的城市生态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更大区域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健身养老中心及特色商务活动中心” 。

   二、正确认识迁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是要发挥城市的磁极效应,完成城市对承载人口、社会功能、产业等要素的集聚升级。分析我市现状,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还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产业在省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较小,优势产业磁极效应不明显;二是中心城区规模、公共服务能力及基础设施配套等城市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吸附聚集人口的磁极效应不明显;三是城市主题文化不明显,市域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发散辐射效应较小。

   三、迁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划构想。1、总体思路。以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为载体,坚持“三大主体功能区”、“两轴两带”及“三足鼎立,两翼齐飞”发展战略,根据迁安在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定位,重点培育磁极效应。一是打造三大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及人口集聚磁极效应。二是通过实施滦河开发、老市区改造、南市区及右岸新城建设等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培育城市聚集人口的磁极效应。三是邀请国内知名大家深入发掘始祖文化、滦河文化、佛教文化、黄帝文化、钢铁文化等主题文化,规划建设贯穿市域东西、南北的通道,加速旅游资源及生态观光农业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培育文化及旅游产业发散辐射的磁极效应。

   2、空间结构。打造“一河两区两城”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三山、三水、六轴、多节点”的城市景观,建设“三山拱卫、两河环绕”的山水生态格局。突出以滦河为生态核心和特色景观,以河西片区为产业支撑,以河东片区为服务依托,在完善旧城改造的同时,重点建设南市区城市综合体、右岸新城和滦河生态城。到203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9平方公里,人口80万。

   3、工作举措。加强与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各部门联系,争取各类帮扶和支持。同时,按照不同区域层级内定位,充分发挥优势,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一批支撑工程。一是围绕建设区域生态及旅游中心城市,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及绿道建设,在西部开通以灵山景区———塔寺峪和云山峡谷———贯头山酒厂———山叶口村———成山景区为主的“山野生态休闲游”及百里矿区———首钢迁钢的“钢铁文化游”的观光公交车;北部开通以“红峪山庄黄金溶洞景区———石梯子沟———白羊峪景区———冷口关景区———河流口———徐流口”的“古长城休闲”观光公交车。在中心城区突出“三山拱卫、两河环绕”的山水生态格局,实施黄台山公园扩建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龙山公园、五里山公园。大力推动滦河开发工程,重点围绕将形成的23.6平方公里水面及19平方公里生态绿地,深入做好水资源和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将滦河打造成北方最大的水上游乐度假中心、运动休闲中心。二是围绕建设区域商业中心城市,在完成城市综合体项目基础上,集中谋划汽贸中心,在南市区形成哑铃式商业格局;启动老市区商业项目整合,结合地下资源利用,实现兴安大街商业区改造升级。坚持走旗舰式商业引领道路,积极培育新的商业核心,制定刺激城市服务业发展政策,繁荣城市经济。三是围绕建设区域就业中心城市,加快三大产业聚集区建设,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利用中小企业园和其他载体,丰富中小企业创业平台,创立帮扶基金,鼓励本地及外来人口来迁创业;加强创业、就业指导,打造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四是围绕建设区域居住中心城市,提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强化对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和职教中心的支持,通过公办和民间两种投资模式,引入高端精英教育理念,以学区理念刺激城市人口集聚,培育区域的高等教育中心;加大对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医院以及民办医院的改造升级,注重专家级医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育区域性医疗中心;将医疗资源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区域性的养老养生中心。加快复旦复华低碳住宅示范区建设,引领先进居住社区发展,制定具体措施吸引有先进理念和消费能力的人群来迁居住。出台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政策引导,加快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步伐。加快平青乐公路改线、第三通道、地方高速、燕山大路南伸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五是围绕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加快城市主题文化提炼和载体工程建设。做好轩辕文化文章,利用黄台山轩辕阁,将黄台山打造成轩辕文化集中展示区,形成“西有西安、东有迁安”的祭祖文化核心城市;利用五里山北魏摩崖石刻,重点打造佛教文化;利用龙山公园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打造姓氏宗祠文化;形成迁安市东部龙山祭祖,西部五里山礼佛,中部黄台山拜轩辕的城市文化格局。提炼新时期造纸文化、钢铁文化及迁安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等方面尽情展现。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