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播撒绿荫布德泽———大崔庄镇绿道建设工作纪实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37:45
阅读:1694迁安信息港消息
核心提示
绿道建设是迁安市旨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惠民实事,是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迁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订了《绿道网总体规划》,2011年的全市绿化任务是3万亩,大崔庄镇就占6580亩,其绿化面积和任务居全市第一。任务之繁重,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大崔庄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本着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生态建设与旅游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和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缜密组织,以他们特有的干劲和辛勤的耕耘,以96%的成活率赢得了领导的称赞、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拥护与好评,走出了一条“一路一貌、机关村企绿树环抱、一年就见成效”的绿化之路,为“魅力钢城、绿色迁安”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场走笔
盛夏七月,阴雨绵绵、水雾迷蒙。记者前往大崔庄镇绿道建设现场采访,汽车驶入迁擂公路大崔庄段,一股浓浓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道路两旁的乔木成林、灌木成片、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满目清新,绿线不断……
择日,雨过天晴,微风轻拂。记者穿梭于绿树红花之间,那感觉,更有说不出的温馨与舒畅。广场上、花池中、山野间,处处葱茏,花盛开、树丰满;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道爬上崎岖的山坡,看到的更是满山透明的鲜绿色,田野上、新三抚路旁、迁擂路边、连村路两侧,一眼望不到边儿的核桃苗等果树,油绿的幼芽鲜嫩欲滴,树下低矮的豆类植物,满眼葱绿,充满生机,犹如一幅和谐、美丽的山水巨画……
亮点展示
高度重视 广泛宣传
迁安市委、市政府要经过3-5年的时间,将绿道打造成旅游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这无疑为位于北部农业生态区的大崔庄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此,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全镇绿化工作列入了改善全镇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紧密结合镇域实际,采取多项有力措施,进行了充分地宣传发动,及时成立了由镇长负总责、党委副书记具体抓、各村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通过广播、标语、横幅、彩旗、简报、知识答卷等多种形式,强势宣传绿道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和市政府的奖补政策。同时,镇政府统一组织各村与栽植农户签订了栽植协议,严格按照《迁安市2010年秋冬季绿化大会战实施方案》要求,对栽植成活率、限种作物、限种区域作出规定,确保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科学规划 强力推进
“我们的绿道建设之所以成效显著,得益于上级的好政策,得益于村干部的积极努力,更得益于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谈起绿道建设的成效,党委书记唐延海坦言。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大崔庄镇党委、政府一是深入调研,科学规划。镇党委书记唐延海、镇长郎文昌亲自带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爬山坡、进田间、串地头、走村庄、访民户,全面了解掌握百姓对栽植果木的认知情况,与村干部、农户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不断统一全镇上下的认识,切实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该镇在去年冬季就对镇域内的绿道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并细分了经济林、生态林、造林绿化、环村绿带、矿山绿化等项任务,确定了栽植面积。二是细化任务,强化责任。该镇把绿道建设纳入了镇、村两级干部的年终考核,采取领导干部包片,股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重点户的方式,层层签订了绿化造林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三是狠抓落实,强力推进。该镇按照“顺藤结瓜”的要求,大力抓好绿道配套景点建设,积极推动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依托8个采摘园拟建8个小型驿站,现已完成了征占地工作,设计图纸已完成,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按照《白羊峪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大力建设主题采摘园,并见缝插绿,适时栽植了苹果、安梨、桃等经济果木。
严把六关 科学栽植
“大崔庄镇的绿道建设任务在全市第一,达6580亩,它的建设质量与速度,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绿道建设,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建设,是我们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要事。”镇长郎文昌深情地说。为此,镇党委、政府严把六关,确保了苗木的成活率。一是把好挖坑打埯关。在2010年冬季,该镇就出动钩机12台、挖坑机6台,出人工5000余人次,全部完成了挖坑打埯任务,并在今年开春又对已挖的树坑进行了回填。二是把好苗木质量关。该镇严格执行栽植标准,镇主要领导亲自到迁西、昌黎等地考察。经过评定筛选,精选苗木,确保苗木质量,并在今年开春后对所有苗木进行了修根、沙藏、假植。三是把好完善配套水利设施关。该镇在去年冬季就对绿化区域内的水源井、管道及喷灌等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进入春季后,又投资6万元,统一组织绿化洒水车120辆次,各村自行出车万余辆次,确保水源供应。四是把好技术服务关。镇政府成立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对栽植的技术做到全程指导,确保栽植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同时,镇政府对防虫袋、地膜、保水剂等物资进行统一订购,并确保技术服务到位。五是把好苗木栽后浇水关。保证每株浇一挑儿定根水,栽植后覆水,同时盖一平方米黑色保温、保水地膜,并加套八十公分防虫保温袋。六是把好苗木管护关。镇政府、各村都成立了专门的监督检查队伍,全面加大植后管护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栽植的每一株核桃苗都能成活,为苗木嫁接做好充分准备。
精心组织 严格管理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刚进入春季,我们就进入了实战状态,每天早晨5:30入村,严格按照《大崔庄镇绿道建设实施方案》时间节点的要求,精心组织,逐一落实,并把握时机,根据天气,适时栽植,科学管理。”主抓绿道建设的党委副书记马友军说。一是抓住核桃栽植最佳时期,迅速组织开展核桃等栽植工作,坚持领导、措施、技术、督导、种苗、管理六到位,全力打造以凤凰山村、擂鼓台村、王古庄村为样板的核桃种植示范村。二是完善制度,确保成效。该镇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组织技术小组适时指导,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增强群众的管护意识。三是不断强化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群众的管护能力和水平。四是严格限种高秆作物,不断加大对春耕期间限种作物、限种区域的督察力度,切实维护百姓利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全镇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今年的绿化任务。迁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忠在5月4日全市绿道建设拉练时,看到大崔庄镇的核桃树苗生长现状后,非常高兴,对大崔庄镇的绿道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才是老百姓真正把树当成树来栽了、来管理了,该截杆的截了杆、该覆膜的覆了膜,切实激发了老百姓的积极性,真正限制了树下高秆作物,保证了苗木的正常生长。”
挥毫落纸展画卷,繁花玉树又一春。我们坚信,抓政策之天时,资源之地利,共赢之人和的大崔庄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百里绿道建设中,一定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播撒新绿、造福人民,不断续写新的壮丽篇章。一个绿树掩映、景色宜人、瓜果飘香、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绿化生态线、风景旅游线、产业富民线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
同心同向 真心为民
采访中,由于天气原因,记者多次深入到大崔庄镇绿道建设现场,每次都能看到镇领导、工作人员奔波在农田果林间察看秧苗长势、监督检查林下作物的场景。交谈中,他们的言谈话语都体现了认知、充满了激情。记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认真、对业务的熟练、对群众的热情与负责,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老百姓对他们的支持与拥护,更加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与旭日同起、与余辉同回、与风沙为伴、与细雨为衣的造林生活……从规划到建设,从挖坑到浇水,从苗木的选择到技术的辅导,从铺膜、套袋到植后管理、监督,他们都细致入微,切实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村企、农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不厌其烦,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谋福祉……皮肤黑了、手长茧子了、嘴起泡了,无怨无悔。终于,他们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不折不扣地把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和实事工程落到了实处,充分彰显了基层党委政府的强大执行力。
当前,迁安市正在加速建设“生态绿城”,绿道建设已全面铺开,一大批生态节点、综合效益正在显现。需要的就是要按照既定的思路,坚定不移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需要的就是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一步深入基层,问需于民、寻计于民,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谋福祉,同心同向,真心为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敢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真正把迁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实、抓好、抓到位,强力推进“魅力钢城、绿色迁安”建设,切实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保驾护航。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90天!迁安这条路即将硬化修缮,位置就在→
已经有人被骗!迁安市民相互提醒!
广告推送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