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迁安信息港
移动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信息港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H5

WAP端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原创 ·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0 22:30:45

阅读:24348
 一、前言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精神和国家土地管理局第7号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的要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的统一部署,对1991年编制的迁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
    修编中以保持本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以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充分体现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用途管制的原则。
    规划修编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并展望到2030年。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迁西县位于唐山市北部,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的中下游,东经118°06′55″—118°37′32″北纬39°57′12″—40°17′32″。东临迁安市、青龙县、南接丰润、滦县,西连遵化市,北隔长城与兴隆、宽城两县为伍。全县辖区17个乡镇(8乡9镇)417个行政村,2003年年末总人口356703人,其中农业人口310428人,非农业人口46275人,总土地面积146024.78公顷(2190371.7亩),其中耕地17810公顷(267150亩),人均土地0.41公顷(6.14亩),人均耕地0.05公顷(0.75亩)。迁西属低山丘陵区,总的地势为四周高、中部低,最高处海拔842米,最低处海拔为70米,全县中低山占2.2%,低山占22.4%,丘陵占48%,谷地占11.5%,平原(含盆地)占15.2%,系“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人多地少的山区县。
    
    二、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和年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2003年全县土地总面积146024.78公顷(2190371.7亩),其中耕地17810公顷(26715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2%;园地面积2755.58公顷(41333.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9%;林地62760.1公顷(941401.5亩),占4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398.8公顷(110982亩),占5.07%;交通用地1769.37公顷(26540.5亩),占1.2%;水域用地9266.45公顷(138996.7亩),占6.35%;未利用土地面积44161.13公顷(662416.9亩),占30.2%。
    (二)土地利用现状布局
    迁西县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分以下类型:
    1、沿河两岸农业用地区:
    迁西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第四纪洪积层地区,主要乡镇有:兴城镇、新集镇、三屯营镇、罗家屯镇及新庄子乡、白庙子乡。其特点是:水资源比较丰富,阳光充足,形状成条带。
    2、山前园地区
    迁西园地面积较小,应根据农业结构的不断条子生,使园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分布比较零散,主要分布在各乡镇的山前坡地。主要品种有梨、柿子、桃、苹果和葡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积极改变品种,向名优品种发展。
    3、山坡林业区
    迁西县林地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各乡镇的山地上,防护林有松、柏、杨、柳、槐等;经济林有板栗和核桃等。迁西的板栗世界著名,有“东方明珠”之称,是迁西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4、镇、乡、村经济发展建设用地区
    迁西县九镇八乡所在地,主要分布在各乡镇的中心区域,是各乡镇的政治、文化、交通、工商、经济发展的中心。其用地逐渐形成规模和规范化。农村用地比较分散,特别是山沟村庄,有的长达5公里。由于矿业的飞速发展,工矿用地面积逐年扩大,主要分布在兴城镇、三屯营、白庙子、洒河桥镇、滦阳、汉儿庄、旧城、东荒峪、渔户寨、上营、金厂峪、太平寨、罗家屯等乡镇。
    5、水域旅游养殖区
    迁西县水域主要有滦河、长河、洒河、清河、横河、沙河、还乡河及潘家口、大黑汀两大水库。水库水面广阔,风景秀丽,适宜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业。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减少过快,人地矛盾突出
    由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如潘家口、大黑汀两大水库、津西铁厂、大秦铁路、引滦入津入唐、国道修建),农村建房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占地以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几种原因,使我县耕地面积锐减,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解放初期(1949年)全县人口18.34万人,人均耕地0.16公顷(2.4亩);2003年人口增加到35.67万人,人均耕地减少到0.05公顷(0.75亩)。
    2、农村居民住宅占地超标严重、缺乏统一规划、浪费大量耕地
    1982年农业土壤普查时,全县农村居民点占地3751.9公顷(56278.6亩),1991年土地资源详查时,达5396.7公顷(80950.8亩)。8年间增加了1644.8公顷(24672.2亩),平均每年增加2055公顷(3083亩),增长率43.8%,平均年递增率5.48%。空心村现象相当普遍、浪费了不少耕地。
    3、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占的比重大
    全县耕地由于水源限制、土壤肥力中等偏下,加上投入不足,所以耕地基础地力差,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量的71.28%,最突出的限制因素是干旱、水浇地面积少,旱地占耕地总量的75.5%。如果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本县水资源的优势,扩大水浇地面积,则可大大提高耕地质量,合理轮作,可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缓解人地矛盾。
   
    三、迁西县土地利用潜力

   
    1、后备资源开发潜力:我县现有可开发农、林、牧、渔用地的土地资源4.15万公顷(62.3万亩),其中可开发为耕地的数量较少,只有393.3公顷(5900亩),林果地2.97万公顷(44.52万亩),牧草地0.66万公顷(10万亩),渔业养殖用地0.49万公顷(7.3万亩)。
    2、城镇建成区利用潜力:迁西县县城区和各建制镇,平房多,楼房少,同时建成区和镇区内闲置土地较多,初步推算,全县城镇内涵挖潜的潜力有266.9公顷(4004亩)。
    3、农村居民点利用潜力:全县共有417个行政村,全县可挖空心村的用地潜力约400公顷(6000亩)。
   
    四、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方针

   
    (一)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根据《迁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迁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迁西县到201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土地利用方式转向集约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保证耕地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增加园、林地,发展牧草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关系迁西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要求;在严格控制乡、镇、村用地外延扩张的基础上,促进小城镇发展;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期内做到: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实现规划目标年全县耕地总量1.81万公顷(27.122万亩),努力实现2.03万公顷(30.46万亩),补充“十五期间”耕地减少的局面。
    (2)开发出万亩耕地,作为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充,主要以土地开发复垦,内部挖潜土地整理取得。
    (3)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到2010年,国家、集体、个人建设用地控制在333.33公顷(0.5万亩)以内,保证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需求。
    (4)充分开发荒山荒坡,扩大薪炭林、水源涵养林、经济林面积2万公顷(30万亩);苹果、梨等水果扩大800公顷(1.2万亩),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在57.34%(不包括四旁绿化)。
    (5)大力度种草养畜,规划目标年,种植牧草达0.67万公顷(10万亩)。
    (二)为实现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要坚持下列土地利用方针
    (1)切实保护好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平衡。耕地是最宝贵的资源,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保证经济发展,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粮食增长的最基本条件。迁西县人均耕地较少,经济建设发展较快,非农业建设用地数量较大,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确保“保命田”不受侵占。
    (2)土地利用要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道路,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要防止盲目外延,主要进行内涵挖潜,要按照本规划安排用地,协调好各部门用地关系;乡村居民建房用地,要大力挖潜空心村,要严格控制超标用地,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出发,有序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现有的未利用土地,加大废弃地复垦力度,坚持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
    (4)坚持局部利用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三)2030年土地利用远景展望
    展望到2030年,迁西县建成迁西市,全市人口控制到4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将达20万人以上,城镇化水平大于50%。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规划控制在年增长38公顷(570亩)水平内,耕地总量和2010年持平,保有2万公顷(3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2万公顷(18万亩),经济作物占0.8万公顷(12万亩),占补挂钩达到平衡。林、果、牧占地比例同2010年。主要是提高单产与品质,农业的“龙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结构更优化,产业化水平更高,“两高一优”农业和板栗等七大基地的现代化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率达65%左右。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电力四大行业形成工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更大,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年45亿元基础上,翻两番。九大商贸旅游区形成规模,迁西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城”、“京津后花园”。届时迁西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将有较大提高。土地资源显得更加宝贵,人们应更加珍惜每寸土地。
   
    五、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耕地:2005年耕地17810公顷(267150亩),2005-2010年在保持该总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耕地面积。到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333.33公顷(5000亩),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占114.5公顷(1717.5亩),独立工矿占66.67公顷(1000亩),交通占22.33公顷(335亩),水利建设占14.2公顷(213亩),其它用地117公顷(1755亩),所占用的耕地由开发滩涂,整理砖瓦窑等废弃地、闲置地及其他未利用土地来补充,实现占补平衡。耕地内部通过土地整治,打井修渠,到2010年旱地改为水浇地达0.67万公顷(10万亩),届时迁西水浇地面积为1.15万(17.1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6.16%,菜地亦由基期的112.2公顷(1682.8亩),调整为2010年的178.8公顷(2682.8亩)。
    (二)园地:由2005年的2755.58公顷(41333.7亩),调整为2010年的3657.78公顷(54866.7亩),新增面积由未利用地、滩涂堤岸开发种植和退林还果解决。主要发展苹果、梨等水果。
    (三)林地:由2005年的62760.1公顷(941401.5亩),调整为2010年的75361.1公顷(1130416.5亩),新增面积由未利用地(荒草地、沙地)开发出,用于营造灌木林为主的防护林带。新增林地包括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
    (四)牧草地:基期年没有牧草地,为适应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充分利用本县山场荒草地、河滩地种植牧草,发展草食动物,到2010年开发牧草地0.6996万公顷(10.5万亩)。
    (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由2005年的7398.8公顷(110982亩),调整到2010年的7789.84公顷(116847.6亩),增加的土地中,占耕地333.33公顷(5000亩),占非耕地355.28公顷(5329.2亩)。
    (六)交通用地:2005年用地总面积为1769.4公顷(26540.5亩),到2010年调整为1830.2公顷(27452.5亩)。
    (七)水域:2005年为9266.4公顷(138996.7亩),到2010年,全县水域保有量为8902.7公顷(133540亩)。
    (八)未利用地:2005年为44161.1公顷(662416.9亩)。到2010年开发荒草地、沙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2.1万公顷(31.38万亩),2010年末全县保有未利用地23238.1公顷(348571.45亩)。
    (九)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迁西县规划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见表,平均每年控制建设占用耕地66.67公顷(1000亩)。
    实现上述各类土地利用调整目标,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护现有耕地资源,要以土地整理、废弃地复垦、土地开发相结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2、稳定、扩大园地面积,调整园地结构,提高园地的经济效益。
    3、营林与育林相结合,重点发展经济林,扩大板栗基地建设,开发荒山资源,发挥林地防护功能和生态效益。
    4、开发草地资源,保护草地,重视牧草地建设,改良草场,促进畜牧业发展。
    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以内涵挖潜改造为主,外延扩展为辅,充分利用调控机制,严格控制用地,做到高效利用,充分合理的保障供应。
    6、保障主要干线交通用地,适当调整农村道路用地。
    7、保护水利工程用地,确保河道泄洪能力,积极开发荒滩、河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8、加大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力度,扩大林地和耕地面积。
    实现各类土地利用调整目标,对其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如下:
    1、加强耕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利用科学方法监测耕地的动态变化,按规划管理利用耕地。
    2、保护和发展园地面积,防止园地面积大起大落,结构调整时,主要通过后备资源开发增加面积,重点发展名优果品。
    3、保护和发展林地,禁止乱砍滥伐;积极营造三大防护林体系,利用荒山拍卖及承包等方法,加大经济林建设,促进经济林发展。
    4、规划牧草地,利用荒山、荒滩开辟草地资源;鼓励、支持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
    5、城镇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实行分段总量控制和分年度的计划控制;建立国土资源储备中心,严格控制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6、保障主要干线交通用地,调整农村道路占地,以挖潜改造为主,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7、保护水利工程用地,充分利用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确保河道泄洪和水库泄水,规划滩涂,发展利用荒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
    8、积极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搞好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采用拍卖和承包方式利用荒山,发展林果和畜牧业。
   
    六、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规划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耕地的面积669.9公顷(10048.05亩)。分别由滩涂开发出耕地229.51公顷(3442.65亩)、废弃地及砖瓦窑开发出耕地262.38公顷(3935.7亩),由农地整理和农业结构调整开发出耕地177.8公顷(2667.7亩)。
    2010-2030年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增耕地5.6万亩。为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任务得以完成必须做到:
    1、加强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坚持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注重效益。
    3、坚持“谁开发、谁受益”原则,制定并落实各项鼓励措施。
    4、拓宽渠道,采用多种集资方式,提供资金保障。
    5、依靠科技,密切配合,保证开发复垦整理工作有序进行。
   
    七、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一)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我县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指导思想是:坚决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根据我县土地资源,人口增长情况,统筹兼顾农业和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稳定农田面积,保障农业及全县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1)根据各乡镇的特点确定保护区重点。东南部以粮食为主,县城以菜地为主。
    (2)正确处理农业与非农业用地的关系。
    (3)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注重落实。
    (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要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5)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城镇规划相协调。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确定
    根据唐山市下放的基本农田保护率指标,我县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16652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为7229.26公顷;二级保护区面积9422.7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2%,共设4217块保护区块,全县人均保护区面积为0.71亩。
    (三)保护措施
    1、由县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的布告》。
    2、设立保护标志,落实管理人员。
    3、统筹安排其他用地,切实抓好配套管理。
    4、建立地力补偿的具体制度,增强地力,鼓励农民向土地投入。
   
    八、实施规划的措施
   
    1、本规划是迁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各乡镇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必须保证实施。
    2、建立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要把规划实施列为各级政府任期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强化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土地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土地利用计划、“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计划”、“规划”付诸实施。
    3、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各项建设用地必须按用地分区审核其占地规模、位置和用途,加强各项用地规划跟踪管理。
    4、认真落实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区管理细则,明确责任人建立岗位责任制。
    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确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须报国务院批准,并按占一补一原则,补充耕地数量。
    5、建立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制度。
    依据本规划,扎实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级管理的原则,搞好项目的组织实施。重点抓好砖瓦窑、尾矿库和废弃地的复垦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和城镇进行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率。通过改进耕作技术,采取先进科技增加土地的有效生产。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增加耕地。通过改造土地,提高耕地质量,以缓解建设占地的后力。
    6、加强土地利用“计划”、“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
    凡用地现状变化一宗,要及时记载、变更一宗,每年年底要以乡(镇)为单位,绘好一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图,一套实施动态登记表,一张实施动态说明书,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依法加强土地利用2010年规划的监督管理。
    7、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抓好土地使用税、出让金、土地使用费的征收管理研究和探索集体土地流转机制,逐步规范集体土地市场行为,全面推进非农用地的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全社会确立用地有偿、有期的观念,建立节约用地,优化用地结构的自我约束机制。用经济手段优化土地的利用和调整利用方向。
    8、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
    坚持城乡土地、地政统一管理,确保土地管理职能到位。认真进行土地非法交易行为的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继续加强土地管理法规、法律和土地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使依法、按规划、计划用地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9、依法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认真宣传和贯彻《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条例》,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及有关法规文件。制定迁西县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办法。全县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都要贯彻落实本《规划》,坚决制止违反规划,滥占乱用土地现象的发生。
    10、迁西县国土资源局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实施规划的主管部门,要抓好日常工作,当好参谋,发挥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龙头”作用。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利用乡、村土地监察组织,开展土地利用监察活动,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行为,运用规划手段,对土地利用实行宏观控制和调节。规划期内每年由政府牵头,组织计划、国土、农业、交通、水利、城建、区划等部门检查规划实施管理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
编辑: 不详

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0315-5678114

0条评论

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