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庄村的“活电脑”——记洼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鲁贵
迁安信息港消息:
在城中村改造拆迁洼庄工作组一提起鲁贵,人们都称他为“活电脑”。
5月8日以来,洼庄村两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力配合城中村改造工作。鲁贵作为洼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被安排到了洼庄工作组第四小组,接触时间不长,工作组的同志便给鲁贵起了个绰号———洼庄村的“活电脑”。
“人生地不熟”是驻村工作组入村时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拆迁工作千头万绪,尤其对宅基地使用证件的有效性、合法性的核查、登记工作是工作组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鲁贵在村委会工作已有40多个年头了,当过村会计、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德高望重。全村各家各户基本情况他都记在脑子里。不论提到谁家,鲁贵都能详细说出他家的情况和所在位置。这位67岁的老支书超强的记忆力让工作组的同志佩服至极。“活电脑”的称呼便传开了。有了这台“活电脑”,工作组的同志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在第一时间便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洼庄村有325户,需核查、登记的宅基地使用证件近390个,为保证工作组及早摸清全村各户宅基地使用的真实情况,鲁贵多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经常加班加点,白天和工作组人员一道走街串户,一天下来连年轻人都颇感疲惫,看他依然那样精神,工作组的同志问他,“老鲁,今天感觉不错吧,有什么收获?”他笑呵呵地说,“有收获,腿走粗了”。5月25日,为合理确定分组包户方案,鲁贵从晚上7:00开始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7:00,全村387个有效证件均按照相关的院落及产权所有人得到逐一归并落实,为宅基地有效证件与各个房屋的准确对应核查工作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人问他,“为啥不找个帮手呢?”他只简单地说了句“不放心”。正是这种认真仔细,才使得工作组的工作进展顺利。
有人说鲁贵这台“活电脑”光忙村里的事了,把家事都扔下不管了。进入6月份以来,村民们陆续开始忙着搬家、拆房,可鲁贵却依然早上5:00来到村委会,开门、烧水、为来访村民答疑、解惑,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各种办公用品或文件档案是否在外遗漏,门窗是否锁好。直到下达拆清令后,他依然如此,早出晚归。记者问他:“你整天在外忙活,儿子又在外面上班,家里搬家、拆房谁管呢?”鲁贵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事儿都由我老伴儿去办。这两天各户都打算抢在前面拆清,都想优先选择楼门,也是工作组最忙的时候,老伴儿说家里的事不用我管,让我该忙啥忙啥。”。
鲁贵在给村民做工作时常说:“通过城中村改造,我们能住上楼房,从村民变居民,这是我们几代人做梦都不敢想的,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带来的福啊,我们应该知足才对。”有的村民听信谣言,对城中村改造工作持怀疑和观望态度,鲁贵经常深入群众,宣传有关政策和法规,并带头签订了拆迁协议,他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我不仅要自己带头拆迁,还要做好亲属和本家族的拆迁工作”。果然,和鲁贵贴边的亲戚都早早地签订了拆迁协议。
谈到将来的打算,鲁贵更是充满了期待,他说:“新建小区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阳光小区’,因为这次拆迁是阳光工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