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高丽萍的田园梦

高丽萍的田园梦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33:08 2286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
        “青山若画云出岫,峡路如龙万米延。椒果成串香珍珠,核桃满树绿麟丹。高粱穗沉梢头红,玉米苞肥发已黯。此景凡心霄宇外,俗尘世内醉桃园。”这是2009年6月河北省第二届诗会在迁安市召开时著名诗人孙久长先生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的是迁安市建昌营镇教场沟特色生态民俗文化村的美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也由此向人们展示了她迷人的面容。之后,画家采风,车友探奇,甚至影视拍摄,教场沟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更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将教场沟的美景发布在网络上。奇峰、古树、万里长城,浓郁的北方农家风情,无不吸引着山外游客的目光和脚步。一位现代诗人诗兴大发,赞扬这里是“如诗如画、充满原始天真和乡野情趣的田园”。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片田园美景的幕后还隐含一位70后女子辛酸的创业历程。她就是高丽萍。

高丽萍原本在市区有一个安逸、幸福的家庭,丈夫在镇政府工作,自己做图书生意,但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去教场沟游玩却打破了她原来宁静的生活。“在这里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开发、修建旅游度假村,让久居喧嚣城市的人们有一方放松心情的梦中田园。”高丽萍在教场沟进行了多次考察后,说服了家人,毅然舍弃了城市的生活和经营多年的生意,一头扎进教场沟的深山中开始了她的又一番拼搏。

2008年,高丽萍承包了教场沟的千亩荒山,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5公里进山公路;投资100万元开荒种植了100亩无公害粮食作物,栽植果树1万余株;投资30万元购买、租赁了教场沟村旧有屋舍并进行了全面修缮。2009年,又建设了无公害养殖基地、果品基地、绿色杂粮和蔬菜种植基地。资金短缺,高丽萍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友,无奈之下,她忍痛低价卖掉了市区里的楼房。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一个充满山野情趣、淳朴自然的特色生态民俗文化村初见雏形。

为了教场沟特色生态民俗文化村早日面向社会开放,高丽萍有时一个月都猫在山中,与村里的青壮劳动力一样劳动,刚上初中的女儿无暇照顾,午饭经常靠方便面充饥,有时,只能趁去市区采购物资的机会匆匆与家人团聚一会儿。对此,她常说自己亏欠家里亲人的太多,但是艰辛的付出总有丰厚的回报,如今教场沟特色生态民俗文化村已经和多个国内知名艺术社团建立了联系,并被河北省作协命名为“河北诗人作家活动基地”,全国各地驴友纷纷慕名来览胜探幽。高丽萍也被迁安市、唐山市命名为“巾帼创业明星”。高丽萍说,教场沟这一片绿色、生态的家园一定会成为迁安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