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财政预算压减30% 启动20件实事工程

迁安财政预算压减30% 启动20件实事工程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31:14 1977阅读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刘勇林)今年以来,迁安市委提出“今年市财政预算,在去年压减的基础上,再压减30%,压减下来的资金要全部用于改善民生”。

  近年来,河北省迁安市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全市压缩公用经费1.2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今年又提出在2009年的基础上再压缩30%的目标,大力压减公务支出,压缩经费近1亿元,全部用于民生建设。投资28亿元全面启动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0件为民实事工程,全面打响了改善民生攻坚战。

  围绕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大力实施“122”富民工程。重点扶持农产品、小商品及工业品加工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创业格局。年内将筹措创业基金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9亿元,实施“122”富民工程项目3000个,预计可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围绕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实施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全年力争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全年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实施社保扩面提升工程,全年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600人,企业医疗保险新增参保3000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30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000人,企业工伤保险新增参保4000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000人。积极推进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将农民基础性养老保险金由60元提高到110元。

  围绕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大力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免费为全市13万名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为6000名有生育指标的育龄妇女开展“优生四项”检测,为3000名用药育能妇女进行药后观测查体等。实施药品安全工程,确保全市群众用药安全。实施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全面铺开镇乡垃圾填埋场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1至9号水源井动迁及输水管线铺设工程,确保市区饮用水安全。投资2000万元实施惠及20个村2.6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围绕特困群体帮扶,大力实施城乡低保及五保供养标准提升工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0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8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7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实施残疾人救助工程,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中心进行改造,年内为3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67名肢残人员免费安装义肢。实施农村特困群众住房援建工程,资助200户农村特困群众及1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修缮或翻建危房。实施“助老健康御险”资助工程,为1.7万名五保对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及其他特困高龄老年人参加“助老健康御险”。实施安居工程,年内建设廉租住房8600平方米,解决204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确保一期农民保障性住房如期投入使用,在市区或重点小城镇适时启动其他农民保障性住房建设。

  围绕公共服务惠民,实施河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人民医院完善工程,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实施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年内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完成70个新农村书屋建设,抓好文化示范村和农村文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文化馆、图书馆年内投入使用,继续实施电影惠民工程。实施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工程,投资2500万元,新建7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构建多元化合作推广机制和延伸到村级的服务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培训等服务。

  围绕减轻乡村负担,实施乡村债务化解工程。市财政投入资金1亿元,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化解农村债务。实施农村集贸市场提升工程,完善北郊果菜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市场信息自动化平台一座;对大五里、杨店子、蔡园、五重安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大力实施档案信息数字化工程,完成全市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社会各界查阅档案信息、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便利。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