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科学发展报告(一):转型之路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并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八个加快”。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上,我市提出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主线。2007年以来,迁安市委、市政府面对自身经济发展现状,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在了全市的前头,成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的生动读本。从今天起,本报刊发系列报道《转型之路》《统筹之路》《绿色之路》,介绍迁安市的做法和经验。
四月,万物勃发。
在迁安市省级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内,投资15亿元的首钢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高大的钢结构厂房时时有弧光闪过;南面,投资1亿多元的唐山金沙工贸异地扩建项目已正式投产;而此时,“迁安造”的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设备正在曹妃甸开始安装。就在上个月,迁安正式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这是寒冬后的火红岁月!
尽管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的趋势日渐明朗,但不确定因素仍在;尽管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内在动力不足,挑战和压力并存……无论是有利因素的增长,还是不利因素的潜在,迁安的发展仍然是稳步前行牞首季突破18亿元,实现“开门红”。
■谋深虑远,打破“定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拐点”时期,迁安市委、市政府喊出了“以解放思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强音
到2007年,迁安的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5年位居全省县牗市牘级30强之首,跻身全国百强县牗市牘行列。依靠资源开发,迁安完成了财富的积累,构架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但是,产业结构畸轻畸重,钢铁比重过大,内部发展不均衡;钢铁产业内部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单一;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步步跟进,没有一日放松;而随着北京奥运的渐行渐近,绿色、环保、人文等口号不绝于耳……
迁安市委、市政府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
2007年5月,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到迁安调研,对迁安提出了“团结奋斗、永不满足、示范带头”的要求。
怎么示范?怎样带头?
迁安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判断:“迁安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压力前所未有。”“迁安已经到了一个突破原有模式、加快发展转型的重要‘拐点’。因此,要赋予‘钢铁迁安’新的内涵,这就是整合矿山,淘汰落后,打造精品钢铁基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迁安是个钢铁大市。如果说迁安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那么,钢铁则是构成这个资源型城市的重要骨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迁安”的开发,到本世纪初“钢铁迁安、中等城市”的崛起,无不如此。
就在这红红火火的形势下,迁安要关矿山、拆高炉,搞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
一时间,上上下下,一片哗然;街头巷尾,横眉冷对。
迁安,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就在这时,唐山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展开。迁安市委、市政府旋即决定:在迁安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为重要抓手,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骄破满、负重奋进,并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必须首先解放自己。”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活动。迁安市明确七个调研课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思想发动。
接着,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澳洲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杨建伟教授应邀为全市8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一般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什么能创造发展奇迹的地方往往是没有资源的地方”的声音振聋发聩……
伴随着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深入,迁安人开始了无尽思考:为什么对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认识不到钢铁产业“一枝独秀”“大而不强”给市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隐患和风险,而错误地认为是要放弃资源的优势、不支持钢铁产业发展?为什么对钢铁企业的整合,认识不到钢铁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看不到淘汰落后产能的紧迫性,而错误地认为是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削弱?为什么对矿山治理整顿,认识不到无序开采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为什么认识不到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而仅仅因为触及到自身的利益,就产生抵触情绪,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思想在解放中统一。2007年8月,中共迁安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七个必须”为“转型”定下基调:必须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意识;必须瞄准打造精品钢铁基地的目标,加快钢铁企业整合进程,实现钢铁产业发展“质”的飞跃;必须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多业并举的市域经济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为精品钢铁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壮士断腕、踏石留印。在对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中,迁安迈开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实步伐
2007年下半年,九江线材有限公司开始迈出了钢铁企业淘汰落后、提质升级的第一步:主动拆除了5座高炉、10座灰窑、4座竖炉,损失达3亿多元。
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4月,曾因炼出迁安第一炉钢、轧出第一根材而浓缩着迁安钢铁产业的荣光和自豪。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势面前,他们不仅“拆”,还追加投资1.5亿元,新上静电除尘环保设施31台(套);投资5650万元,实施炼铁高炉富氧喷煤项目,投资7200万元,实施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项目,在节能减排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迁安鑫达钢铁有限公司相继拆除箱式烧结机44箱、4m2竖炉4座、180m3高炉2座,仅设备损失就达8900万元……
继“九江”“鑫达”之后,迁安上演了一幕幕“壮士断腕”、整合与淘汰的壮举:从2007年开始,迁安依法取缔关闭非煤矿山179家、拆除200m3高炉25座,提前一年半淘汰落后产能,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
壮士断腕!那是痛苦的蜕变,更是为未来发展的奠基——整顿矿山必然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那么,敢不敢捅这个“马蜂窝”,能不能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开展这项工作,是对新一任市委班子胆识和魄力的严峻考验。面对一些人的质疑,迁安市委、市政府响亮地说:“为了迁安的可持续发展,宁可少要一点GDP,宁可少要一点财政收入”。于是,科学制定了《铁矿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方案》,并报经省政府批准,将39个设置不合理的采矿权整合设置为15个采矿权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关闭取缔了253家无证开采矿点,发展方式的转变迈出了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第一步”。
钢铁产业是迁安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迁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国家级精品钢铁基地的战略部署,确定了“控制总量、加快整合、淘汰落后、延伸链条、扶优扶强”的原则,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品牌为引领、以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优质产品为核心、以装备制造业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化的精品钢铁基地,努力建成一条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链条。
在“拆”与“上”的辩证法中,迁安实现了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彻底的决裂。一个新的发展格局铺展在迁安的大地上。
■踏平坎坷,化蛹成蝶。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迁安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基
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一部生动教材,让迁安人感悟了市委、市政府当年决策的高屋建瓴,并以此为参照,在危急中逆势而上。
“2009年,那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投资加大技改和升级力度,与传统的发展方式告别。现在,一切努力的成果都开始释放,今年我们的销售额将达到3亿多元,是去年的3倍,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为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河北海钺耐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傅泓江说。
海钺耐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消失模生产线,产品已远销美国、芬兰和俄罗斯。2008年以来,企业投入1.7亿元,进行大型精品铸钢研发和技改扩建,全部项目建设完工后,最大铸件将达到70吨,实现国内领先。随着“重量级”产品的推出,这家企业不仅成为集铸造、锻造钢锭、特钢连住三行业于一身的综合性“铸造航母”,而且将为迁安钢铁产业走向高端写下生动的一笔。
这是迁安产业转型的代表。它不只在装备制造业,而且凸现在迁安一个个新兴产业上——2009年11月,中国第一家安全型食品罐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丹麦G&M公司首次将“安全型易拉盖”技术带入中国;
2010年1月,河北力通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它以同时满足动力电能输出和水能、风力发电、太阳光伏发电等电能储存功能,填补了省内空白,并被列入了“十五”期间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
2010年3月,金沙工贸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投产,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燃烧器设备生产商,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设计,实现了由“迁安制造”到迁安创造的转变……
从“一钢独大”,到“百花齐放”,迁安的产业结构调整终于化蛹成蝶:3月,《迁安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正式出炉,《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意见》紧锣密鼓。
从国家级精品钢铁基地的目标提出,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迁安转型路径逐渐清晰: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线,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支撑,主导产业与现代农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促进、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精品钢铁产业上,抓好首钢迁钢公司1450mm冷轧硅钢生产线,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精品板材基地;积极推进长城钢铁集团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加快系列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全面提升装备、技术和工艺水平;
在装备制造产业上,按照“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做大做强”的思路,以冶金矿山装备为核心,以工程装备、基础部件、电工电器为支撑,着力打造环渤海经济区域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其中,重点抓好首钢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鼓励扶持迁安首钢设备结构有限公司、津唐公司、海钺、沪久管业等项目建设;
在现代物流业上,瞄准建设北方“内陆无水港”的定位,按照“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的产业布局,依托现有煤炭、焦炭、钢铁制成品等物流资源,鼓励中铁物流公司、九江煤炭储运公司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在新兴产业培育上,依托龙山制药、葵花制药、威豪镁粉等企业,形成一批先导性产业和后续主导产业;高度关注前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会展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产业发展模式;以生态、休闲、度假和民俗文化为特色,瞄准把迁安打造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
一项项新的部署勾画出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迁安,正以崭新的姿态朝着未来的目标迅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