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创新模式
迁安信息港消息:今年以来,迁安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新民居建设作为应对危机、加快转型的有效举措,常抓不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各镇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新民居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抓得紧而又紧,并结合镇乡实际,不断完善、提升新民居建设档次。截至目前,迁安市新民居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1.8亿元,建多层住宅楼234栋、两层住宅1812栋、瓦房5055栋,完成平改坡6644户,新建沼气池9340个、累计达到9.8万个,搭建节能吊炕7.9万铺,建卫生厕所1.06万个。到年底,迁安市将有1.3万户农民住上新民居。
探索形成了五种建设模式。结合镇乡实际,迁安市已经形成了沙河驿镇就地改造的“六个一”模式,木厂口镇松护新村土地流转、异地联建模式,马兰庄镇马兰社区生态宜居、新型社区模式,扣庄乡寺后村产业拉动、功能分区模式,杨店子镇统一规划、群众自建模式,得到了中央、省、唐山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省、唐山市领导多次到迁安市视察,国内一些地区纷纷来迁参观借鉴经验。
培育了一批新的典型。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东部地区以改造为主、西部地区以联建为主、北部山区以未利用地建新村置换土地为主、南部地区以改造和联建相结合为主”的要求,各镇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在西部地区,杨店子镇按照集中联建、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兴建宏滨小区解决了沈家营村等6个停批宅基地村和河北省首钢迁钢占地拆迁户的住房问题,变农村为社区、变农民为市民,成为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典型;蔡园镇小杨庄村、小蔡庄村等村,按照“统管统建”的模式,本着“一步到位”的原则,建设二层别墅式住宅小区,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成为矿区村集中联建的典型。在北部山区,大崔庄镇石梯子沟村按照“以未利用地建新村置换土地为主”的要求,平整荒山荒沟建设新民居45户,节约土地100亩,成为山区新民居建设的典型。在东部地区,涌现出了杨各庄镇徐流口村等旧村改造的典型。在南部地区,涌现了沙河驿镇潘庄子村联建社区的典型、赵店子镇郑店子村旧村改造的典型,使迁安市新民居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