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访市农牧局局长王书成
迁安信息港消息:迁安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以‘122’富民工程为载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的“三农”发展思路。作为迁安市农业主管部门我们深感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强项目、优服务、促增收”这一核心,不断加强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为迁安市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扎实推进“122”富民工程。今年以来,迁安市“122”富民工程项目已开工2800个,完成投资15亿元,参与农户已达7.7万户,占迁安市农户的45%。下一步,我们要在进一步巩固“122”富民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创业基金重点向农产品加工、小商品加工以及工业品加工倾斜”的要求,谋划确立一批培育潜力大、特色明显的加工业项目,引导发展一批“小规模、大群体”模式、能够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的全民创业工程项目,加快促进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向质量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转变,最大限度促进农民增收。
强力实施现代农业项目。今年我们争取并实施了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装备现代化建设等15项支撑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省部级现代农业项目,共争取省以上资金334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保障能力。一是按照市农业科技园区、重点产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村、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四个层次,建设现代农业示范体系。二是推广农机、植保、新能源等新技术,务求实效。三是结合区域推广站、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四是积极争取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能力建设项目落户迁安市。五是高标准实施好国家级质监站项目,确保检测业务正常运转。六是加快100万绿色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七是争取现代植保防控体系建设项目装备尽早到位。八是实施好中国农科院在迁安市建立科技转移中心和甘薯、花生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九是做好良种和农机两大补贴项目规范运作,严格程序,确保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十是做好农业产业化与精品开发项目,努力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开发储备新项目。我们要瞄准现代农业科技前沿,找准农业项目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向的结合点,积极跑部进厅,力争一批能够引领未来迁安农业发展、能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能够促农稳步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迁安市,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和设施农业项目。同时,结合“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按照工业化理念实施农业项目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大力培育蔬菜、甘薯、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链条经济项目,努力形成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格局,真正使现代农业项目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力支撑。
短评
农业项目建设是推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的载体,也是实现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平台。为此,市农牧局坚持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宏观导向、农民增收稳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原则,积极谋划、发展现代农业项目,特别是把“122”富民工程不断引向深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这种思路和做法值得肯定。市农牧局提出,今后要继续实施“项目整合、技术集成、资金捆绑、全面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项目的谋划、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农业项目建设水平、现代农业服务能力和促农增收保障能力。无疑,这将为迁安市未来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安上新引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