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全面开展

迁安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全面开展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9:03 1887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按照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的要求,迁安市以建设生态文明、让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目标,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三项环境监察重点,实施六项举措,确保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全面开展。

    政府统一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规划和监管,有关部门及镇乡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为有序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迁安市在全省率先编制了《迁安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对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依法保护。结合2009年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予以取缔。2008年,迁安市成立了重点废水排放企业监察中队,投资76万元购置Detector数字化管线雷达,配备2台环境监察车,实行24小时监管,严查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截至目前,重点废水排放企业累计投资2100万元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以绿化攻坚行动为契机,多措并举改善生态环境。2009年迁安市组织实施了绿化攻坚行动,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64万亩。在实施“百矿披绿”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率先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障金制度,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督、专款专用”的原则,由企业在市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保障金账户,并按规定使用资金,截至目前,矿山企业累计上缴矿山恢复治理保障金9310万元,矿山绿化面积9418.1亩,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以规章制度为标准,规范环境监察工作。建立生态环境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环境应急演练,对有环境风险源企业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组织与责任制,并配备应急处理设施和物资。强化生态环境监察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制度》、《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以资金投入为保障,提高环境监管能力。结合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投资260余万元,购买执法车辆和监察装备。投资186万元,购置了监测仪器和设备,扩建了化验室,增加了监测项目,提高了监测能力。全面启动了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设,成立了集污染源在线监控、空气质量监控、12369环保热线、突发环境事件预警、自动化办公于一体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信息)中心。截至目前,一期工程投资2539万元,为36家企业安装60套在线监测设备,并投入使用,其中28家46套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

    以新闻媒体为平台,营造舆论氛围。加大环境监察宣教力度,采取多角度、立体式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以域内新闻媒体为平台,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对环境治理好的企业进行正面宣传,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曝光,形成了辐射全市的环保宣传阵地。通过“6·5”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和“三下乡”等活动,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企业,从机关到社区全方位宣传环保政策和环保常识。结合“十百千”环境宣传教育工程和科技干部“进百村兴百业”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放映环保题材的电影115场,编制印刷《公民环保手册》1.5万份,及时发放到试点村、试点企业、所有学校和社区。

 

编辑: 周东月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