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用尽春工意 浅蘸朝霞蕊万千———野鸡坨镇以人为本实干富民
迁安信息港消息:膏之沃者其华烨,根之茂者其实遂。———题记
这里的工业园区很漂亮,宽敞的园区路两侧密布着几十家企业,西扩的新园区又有5家企业陆续建成,不论是达产达效的,还是紧张建设的,都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这里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不仅软硬环境建设全部到位,而且涌现出蛋鸡养殖、核桃加工等十几个经济发展后劲十足的专业村;这里“122”富民工程开花结果,国内先进生物环保零排放养猪基地、万亩生态核桃栽植基地等富民项目加快建设,为农民创业增收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干富民、科学发展的野鸡坨镇!
野鸡坨镇扼守着我市的南大门,辖21个行政村,人口3.7万,耕地5.5万亩,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辛勤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长期徘徊于低生活水平状态,日复一日沿袭着“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一季望天收”的小农生活,到2001年底,全部财政收入仅有168万元。2002年1月新一届党政班子组建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园区整洁有序,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气象万千,“122”富民工程生根开花,干群携手激情创业,全镇正在由农业大镇向工业重镇飞速转变。到2008年底,该镇完成全部财政收入8600万元,是2001年的51倍,全镇上下正朝着亿元镇的目标奋力前进。
环境建设———稳定安民铁肩担
今年是该镇新一届党政班子组建的第8个年头。回想到任之初的情景,镇党委书记郭桂军历历在目:“每天上班来,镇政府大院都是三五成群的上访者,甚至挤满了我的办公室,还有一些群众四处活动,伺机组织进京赴省访。”面对这种情况,镇党政班子统一了思想:治穷必先治乱,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为此,该镇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村逐项制订了解决方案。为了给百姓吃下定心丸,镇党委、政府大胆决策,在集贸市场召开了由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千人大会,郑重承诺:镇党委、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办好群众的各项事情,无论反映什么问题,只要属实,一定速查速办。与此同时,镇里加大了对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力度,组成强有力的调查组,深入到矛盾集中的村现场办公,先后查处了2名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群众拍手称快。除了有理访之外,也有一些提出这样那样无理要求的上访人,对此,该镇旗帜鲜明:不用金钱买稳定,不用妥协换平安。对有理有序的,坚决解决;对有理无序的,坚决纠正;对无理无序的,坚决打击。得力的措施使辖区的稳定形势实现了根本好转,信访量直线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项目发展———以人为本大跨越
社会稳定了,就有了发展的信心和基础。面对没有工业企业、财政收入全市排名后几位的实际,镇党委、政府把目光锁定在了项目建设上,动员镇、村两级干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打破唯资源论、唯条件论的束缚,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招商者、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为了筑巢引凤,镇里请外地专家在京沈高速路出口南侧高标准规划了一个占地1000亩的工业园区,园区功能分工明确,极具吸引力。2002年冬,一位北京客商到镇机关给车辆加水,时任镇党政办主任的朱春峰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当得知他们准备来迁建一个耐火材料厂时,朱春峰详细介绍了该镇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建议他们在这里落户。客商很受感动,项目最终于2003年落户在镇工业园区内。该项目虽然投资不足1000万元,但却使该镇园区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有了这一突破,就有了第二家、第三家乃至更多的企业入驻。2004年,有3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园区,2005年达到17个,目前园区企业已有22家,全镇引进的大中项目已达到110个,总投资逾60亿元。今年以来,该镇的在建项目就有12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其中燕山钢铁公司三期项目已完成投资8亿元,开创了全镇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的新纪元。
为了扩大招商区域,该镇又将园区主路向西打通了1500米,使园区面积扩大1倍,达到2000亩的规模。现在,西园区已有宏利塑料编织、宏洋冶金环保设备制造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9500万元,年可创产值2.14亿元,利税3260万元。与此同时,该镇又在东周庄村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500亩的创业园区,目前已有巍巍蓝山建材有限公司、聚恒商贸公司等1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逾亿元。特别是巍巍蓝山建材有限公司,是比利时VVM公司与原蓝山水泥有限公司合资的企业,由比利时VVM公司注入资金3700万元,结束了该镇没有外资的历史,这也是比利时VVM公司在我国的惟一投资项目。
农村工作———群众增收心乃安
在致力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村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农民群众的增收上,让“122”富民工程政策惠及3万余农民。该镇重点实施了4大农业项目。一是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在岚山高庄村、丁庄子村、李家峪村利用小流域治理栽植清香核桃2700亩,带动周边栽植核桃6000亩,全镇万亩核桃基地雏形初具。二是冷棚甜瓜试种。在山港村探索试种10亩冷棚甜瓜获得成功,每亩增收1.5万元,成为该镇设施果菜生产的新亮点。三是福鑫养猪零排放。在大山东庄村北建设存栏规模逾万头的福鑫生猪养殖基地,采用多菌种发酵垫床新技术,实现了养猪生物环保零排放,年创效益100万元。四是建设农业休闲观光园。岚山高庄农业休闲观光园占地4000亩,总投资1500万元,通过挖掘传说典故、恢复山场植被等措施开发旅游资源。观光园建成后,年创产值8000万元,增收2000万元。
与此同时,该镇结合各村实际,强力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15个独具特色的专业村脱颖而出。其中朱庄子村核桃加工闻名全国,产品畅销京、津、沪等大中城市,并远销俄罗斯、日本,全村年增收800多万元,人均增收3950元。除此之外,宋庄村的蛋鸡养殖、小杨官营村的生猪宰杀贩运等都已形成了明显的一村一业格局。特色专业村的发展壮大,为全镇农民找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发展之路。
谋划长远———体系构建走在前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鼓舞了野鸡坨镇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镇党委书记郭桂军表示,将举全镇之力,倾全镇之情,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一历史性课题中走在全市前列,紧紧围绕培育精品钢铁、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做好文章、做大文章。一是全力抓好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燕山钢铁三期工程项目,为项目建设创造最好的环境,力争年底完成主要设施建设项目,力保明年投产达效;二是为燕山大路南延工程和津秦高速铁路客运站建设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展示全镇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勇于夺取胜利的精神风貌;三是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按照“河南区要建设成科技含量较高的商贸仓储和钢铁物流配送基地”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投资2亿元的松钢博远物流项目,力促年内开工建设;四是对现有项目强化督导,抓好服务,全力抓好投资3.5亿元的50万吨精密冷轧薄板与国内外大型企业整合对接,力争年内重新启动、达产达效,同时抓好晒阳科技第二条生产线和西园区在建各项目建设工作,有效提升园区的聚集功能、创新功能和产业功能,努力把园区打造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田。
野鸡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既立足当前狠抓实际,又着眼长远力求发展,他们明晰了全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全新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城建兴镇、养殖立镇”四大主体战略,形成以镇区为中心点,以102国道、燕山大路南延线、野兴公路、平青乐路为连接轴,辐射周边村庄的“点—线—圈”的联动发展模式,强化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大幅度提升镇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全镇人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并依托津秦高速铁路客运站建设,规划建设“一纵两横”的商贸物流和新型住宅区,用2至3年时间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城镇,努力把野鸡坨镇建设成为“精品钢铁的样板区、现代物流的聚集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富裕和谐的先导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全镇人民共享现代发展成果。
述评
以人为本 激情创业
写罢此稿,心绪仍难平静。野鸡坨镇境内资源不够丰厚,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却取得了如此骄人的业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创业激情,靠的就是忘我的冲天干劲。我们可从中体味出几点启示。
之一,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强烈事业心和富民强镇的责任感。在野鸡坨镇,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发展的大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之二,有一种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于创新的勇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野鸡坨镇党政领导日常工作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才创造性地发展了工业园区,才有了项目建设的火热场面,实现了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的相互促进,让全镇人民品尝到了务实、创新的甘美。
之三,有一种诚实守信的品德和拼争奉献的精神。用镇党委书记郭桂军的话说,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讲诚信,言必信,行必果,打造诚实守信、廉洁高效、拼争奉献的金字招牌。正是这块招牌成了野鸡坨镇吸引客商和干事创业的潜在优势,所形成的“洼地效应”把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吸引聚集在了这里,成为全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编辑: 周东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