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记常青小区老年健身队
迁安信息港消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常青小区东北角的小树林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几十位精神矍烁、英姿勃发的老年人,她们就是七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的常青小区老年健身队的队员们。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队员们手拿花扇翩翩起舞,那整齐划一的动作,神采飞扬的表情,让人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是一支老年健身队,双球、柔力球、中华剑、太极拳……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十几种运动项目在老人们娴熟的动作中完成了。
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增加抗病能力,居住在常青小区的邵会云、孙景花二人就组织了一些老年人利用早晨的时间开展简单的户外运动。渐渐地,知道这个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年龄大的有70多岁,小的50多岁,有机关干部、退休工人、也有附近的农村妇女,邵会云、孙景花二人就想,这么多人不能只简单的跑跑步、打打球,要涉及更多的健身项目。孙景花是迁安一镇中的老师,于是她就利用工作之余,跟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学会了从电脑上直接录音、刻盘。而邵会云则是主要研究动作,按照光盘或电视上的动作练习,在电视里学不会的,就从网上找,下载下来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有的时候为了熟练掌握一个动作,就得练习几十遍。当记者问她,觉不觉得辛苦时,她笑着说:“我从来不觉得辛苦,只是感觉生活很充实,就是苦点累点也没什么,如果我练习不好怎么教别人啊,几十个姐妹们还都等着跟我学呢!”正是因为老师有了这种责任感,学员们一个个学得也更认真、仔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协调性不一样,加上有的人年龄大了,学习起来效果自然不一样,当天学不会,第二天就主动早早来到练习场地,提前练习,以便能赶上大家的进度。73岁的李艳琴大妈是最早参加这支队伍的队员,她说:“前几年因为老伴儿有病需要我照顾,使得我的身体有些吃不消,身体素质也很差,小毛病不断,自从参加了健身队,我的身体好多了,精神也好了,能唱能跳的,真正感觉到了老有所乐,我真的感谢这支队伍,感谢教我们的邵老师、孙老师。”65岁的刘大妈是涿州市人,也参加了这支健身队,她说:“我每年都来迁安闺女家两三次,每次住个把月,常青小区老年健身队口碑好,老姐妹之间相处得也和谐、愉快,我每次来都跟着练习,并且还把我们那里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刻成光盘带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我们这个队的队员们都非常有主动性、积极性,一年四季,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从没有一人缺席过。今年春天,邵老师因为车祸撞击了胸部,胳膊也有伤,但她不顾疼痛,挎着胳膊,捂着胸口每天都来这里看着我们练习,她说,每天来这儿,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要是一天见不到老姐儿几个,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似的。我们的活动设备像录音机等都是大伙集资买的,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负责来回携带,我们是有值日表的。”孙景花说这话时,记者看到一位老大妈正准备拎着录音机走呢。
正是因为常青小区老年健身队的和谐、融洽、愉快的气氛,队员们才有一种凝聚力、向心力,从而使常青小区老年健身队在全市多个健身队中脱颖而出,她们参加了许多我市举办的重大活动,如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老年健身展演等,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编辑: 周东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