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治疗一例脑瘫患儿

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治疗一例脑瘫患儿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8:17 1974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近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楼门前一阵鞭炮声,患者家属带着锦旗来到了医院,感谢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对孩子的精心治疗。

    2008年4月27日,一个小生命提前22天来到了这个世界。然而,孩子的到来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喜悦。孩子出生后回到家中就出现了烦躁、哭闹、打挺等不易带养情况,孩子的母亲王金平终日疲惫,夜不能寐。2个月时,曾带孩子到北京妇幼医院检查,无意中听到专家对带教的学生说:“这个孩子将来就是个脑瘫……”。王金平家附近就有脑瘫儿童,她知道这样的孩子的痛苦,王金平更坐不住了。夫妇俩查阅大量资料,找人询问,带着孩子到北京各大医院咨询、检查,花费数万元,仍然没有什么效果。面对天天哭闹、打挺、肢体越发僵硬、目光无神的孩子和忧心忡忡的妻子,丈夫刘广财再也坐不住了,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我市妇幼保健院有专门针对脑瘫患儿的儿童康复训练。2008年7月26日他带孩子来到妇幼儿科楼的康复中心,找到谢丽华主任。经过康复科几位大夫的体检、评估,夫妇俩决定让孩子加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的一休俱乐部,做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治疗。鉴于他们夫妻的心情,孩子从2008年8月7日开始正式在康复中心做强化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妇俩开始注意到孩子哭闹渐渐少了,会笑了,再后来手能张开了,会主动拿东西了,打挺情况少了。虽然孩子的情况有了一些好转,但是王金平的心仍然悬着。到强化训练的第二个月份,也就是孩子5个半月的时候,有一天,无意间发现他会俯爬了,这让王金平激动不已,一般情况下,正常孩子7至8个月才会的动作,这个孩子5个多月就达到了,王金平开始有了笑容。到6个半月时,孩子已会肘膝爬了,9个月会扶走,10个半月会独走,会喊“爸爸、妈妈”。王金平此时此刻的心情,她用这样的话来表达“以前我是天天哭,现在我是天天笑”。

    院长李冠玉恰好见到了这一场景,他对王金平夫妇说:“脑瘫儿童生活艰辛,家庭痛苦,每当我看到这些脑瘫儿童时,心情就很沉重。科学证明,高危儿及早干预,可以摆脱脑瘫厄运。但是往往因为大医院的康复治疗费用高,路途遥远,很多家庭不能坚持长久,你们孩子有好运气。脑瘫的康复过程也是患儿发育成长的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康复治疗,才可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早期干预这种措施,可望使这些儿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高危儿如能从生后得到早期干预,就有可能发挥大脑最好的代偿能力。妇幼医院开展的脑瘫康复治疗为这些脑瘫患儿带来的是先进的康复治疗程序,收取的是低廉的费用,给脑瘫患儿的家庭带来了很大方便。”

 

编辑: 周东月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