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抢抓机遇求突破 凝心聚力谋发展

抢抓机遇求突破 凝心聚力谋发展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7:51 2095阅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上庄乡高各庄村共有475户,1719口人,耕地面积1896亩。几年来,我们村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122”富民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发挥优势,科学定位,找准推进“122”富民工程的突破口。我们村是一个一无矿产资源、二无工业项目的农业村,要真正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必须闯出一条让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经过集体讨论,我们确定了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用足用好“122”富民工程扶持奖励政策,做大、做强、做优设施农业的工作思路,为推进“122”富民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村以前曾经搞过冷棚建设,但由于建棚和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很差,致使群众对建冷棚有顾虑,个别人甚至持反对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成立了 “122”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利用广播、标语、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122”富民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奖补政策,先后4次组织群众到乐亭参观学习,同时还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新建冷棚与过去的冷棚在结构及种植模式上的区别,使群众对冷棚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打消了顾虑,增强了参与全民创业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示范引导,率先垂范,推动“122”富民工程顺利开展。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打开工作局面,我率先建起了占地2亩的示范棚,在我的带动下,其他两委干部和大部分党员也都在腾茬、购料、建棚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我们还在两委干部中开展了“讲奉献、比贡献”活动,全体两委干部坚持每天早6点前到建棚现场,与棚户一起干到天黑。我们的干劲深深感动了全村群众,也激发了群众的创业激情,全村很快形成了“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的崭新局面。

    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推动“122”富民政策全面落实。为解决群众建棚资金紧张的问题,我们在市扶持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按棚室占地面积每平方米补助建棚户1元的优惠政策。同时,村里组建了建棚小队,并聘请有建棚经验的乐亭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使群众对冷棚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解决群众管理技术的问题,我们多次聘请专家就种植品种及种植技术进行专题讲座,并推广了棚室八大栽培模式。为解决棚户农产品销售问题,我们组建了蔬菜经纪人队伍,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并设计了精品蔬菜包装,争取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指导。    2007年,我村成立了育民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84名,其中党员11名,种植大户10户,种植能手35名。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平等互利、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开展了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活动,为社员和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现了“小合作社大作为”的办社宗旨。2008年,为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我们在乡党委的指导下,在合作社中成立了党支部,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路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通过党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形成了“支部领航、党员划桨、合作社服务、农民行船”的经济服务方式,使合作社有了后台,党支部有了平台,能人有了舞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截至目前,全村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30亩,创产值645万元,人均增收2600多元。

 

编辑: 周东月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