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功终于找到33年前的救命恩人
迁安信息港消息:
“33年了,可算找到你了。”
“老一,你胖多了。”
“是啊。你倒是瘦了。只知道你是滦南的,我找你不容易啊。你也不找我。”
“我天天下地干活,不知咋找啊。”
“我一直以为你是‘小周’,没想到比我还大几天。”……
7月11日上午,几经周折,迁安的王克功终于见到了救命恩人周占先。两人相拥,互诉想念。这对在唐山大地震中结下恩情的好兄弟,终于在33年后都完成了心愿。他们亲切地回忆当年的场景,讲述离别后的想念,在万千感慨中,介绍各自的家庭。
■3年前,借助本报“寻亲”找恩人
今年已经65岁的王克功是迁安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因工伤造成高位截瘫的他正在工人医院接受治疗。地震发生后,王克功被埋在废墟里,是工人医院的老党员韩天贵和滦南的周占先冒着余震危险,从废墟中将他救起,也将他8岁的小女儿带到安全的地方,为此王克功感恩至今。
从江苏镇江医院治疗回来,王克功就到唐山工人医院找到了韩天贵。这些年,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两家人常来常往,成了亲人。遗憾的是,恩人周占先却一直没有音信。
当年,周占先的妻子和韩天贵也在工人医院治病,王克功、周占先、韩天贵成了棋友,大家都喊王克功为老一,喊周占先为小周。王克功并不知道周占先的大名,30多年的寻找中,只能凭借姓周、滦南、当年25岁左右来找起,可仅凭这些,寻人谈何容易。
2006年7月,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本报携手新浪与全国14家主流媒体联动发起“唐山寻亲”活动。王克功向本报讲述了他的故事,希望借这个机会找到当年的恩人。通过努力,本报促成了很多亲人、恩人的重逢。可遗憾的是,王克功的故事虽在本报显著位置刊登,小周却迟迟没有音信。
同年,本报的报道引起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关注,栏目组被王克功30年寻恩人的故事打动,也制作了一期“三十年不了情”节目助其寻找,但仍未有结果。
■网上发帖“我的恩人,你在哪?”
“我的恩人,你在哪?为什么这么辛苦地找寻,却不见你的消息?”虽然希望渺茫,王克功并没有彻底放弃。
其实这时,滦南程庄镇潘家代庄的周占先已经知道了王克功在找他,是他的儿媳的叔叔看到了电视节目。“有一天,我叔问我有人在找滦南救命恩人小周,问是不是我公公。”周占先的儿媳告诉记者,回家后,询问公公才知道王克功找的人真的是他。
因为不知道王克功的联系方式,周占先没主动找他。“救就救了,没啥。他也没必要费这么大劲找我。”憨厚的周占先说。知道当年救的人在迁安很有名,而且因为30年前那点恩情找他,也上了报纸和电视,这让周占先这个农村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又到了7月,已学会上网的王克功,开始在网上发帖寻找恩人。他不仅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寻人的信息,还在滦南吧上发了帖子。“寻找我的救命大恩人,贵县的小周,您在哪里?”帖子发出后,吧主和网友大力支持,仅仅几天,点击就达2千多人次。王克功每天的工作就是盯着网上的信息。
7月8日晚8时许,一条帖子引起了王克功的关注,那位网友说认识“小周”,并留了电话。
王克功立即把电话打过去。原来,这位网友名叫周增光,和周占先一个村,按辈分管周占先叫二哥,曾经听二哥讲起过救人的事。
要来周占先的电话,当晚,王克功就打了过去。“小周,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老一’。”“记得。真的是你吗?”“我找了你33年了,可找到你了。”“嗨,都33年了,总找啥啊,都应该做的。”……
■老哥仨相拥喜极而泣
7月11日一大早,王克功带着一家人,驱车从迁安赶往滦南程庄镇潘家代庄周占先家。王克功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华楹联学会的会员,虽高位截瘫,却在病榻上写出很多获奖作品。在农村人眼里,这可是大名人,他坐着小汽车,带着全家人来周占先家报恩,对此,很多村民议论纷纷:“还是当好人啊,这么多年了还找来了。”
来看周占先的还有现已83岁高龄的韩天贵。3人一见面,紧紧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在周占先家的庭院里,老哥仨回忆当年的场景感慨万千。“嫂子病没事了吧?”“现在都好了。小红怎么样了?”王克功的小女儿小红走到周占先身边,紧紧握着老人的手,“您看我都长这么大了,都四十多岁了。”“是啊,当时你还那么小,在雨罩上哭,是我和老韩把你从上面抱了下来。”“我都有印象。”
王克功一边回忆,一边对周占先说:“当时我被楼板压着,无法动弹。我还记得当时你趴在地上背我,老韩猫着腰,提着我的两条腿,从楼板下爬出来。是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啊。”“当时我知道你在废墟底下后,找到小周时,还记得他说了一句话‘爱咋咋地,豁出去了’,就跟着我救人去了。他年轻力壮,当年多亏了他啊。”韩天贵说。
王克功拿出专为周占先创作的对联“沥胆披肝真义士,临危救命大恩人”和一首五律送给他。“这是找知名书法家赶写的,要不通电话第二天就来看你了。”33年的夙愿终于实现,王克功感慨万千。他把老伴、两个女儿和两个女婿一一介绍给周占先,周占先也指着自己的女儿、儿子、儿媳一一介绍。“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编辑: 不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