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走一步天地宽———迁安财政收入突破41亿元解读
迁安信息港消息:编者按:2009年7月9日,《唐山劳动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先走一步天地宽———迁安财政收入突破41亿元解读》,并配发短评。本报今天全文转载。
世界经济衰退,国际市场低迷,外贸出口滑落,传统优势不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像一道“魔咒”,使多少地区发展乏力,回暖难期。
然而,迁安市却衔枚疾进、风景独好———今年上半年,全部财政收入41.79亿元,圆满实现“双过半”目标。
迁安的财政收入一年一个台阶:2006年41.38亿元,2007年52.9亿元,2008年71.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41.79亿元,比2006年全年的财政收入还多。
环境迥异,步步登高。
为什么?
“科学发展观让迁安先迈出了一步。”迁安市委书记范绍慧说。
可贵的“先迈一步”。解析“危机”之年,迁安41.79亿元的出色答卷,不难发现,“先迈一步”正是“风景这边独好”的深刻内涵和生动注脚。
修正发展思路,关闭小型矿山,淘汰落后产能,迁安以一种“壮士断腕”的豪情,凸显了“先走一步天地宽”的胆识
如果说迁安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那么,钢铁则是构成这个资源型城市的重要骨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铁迁安”的开发,到本世纪初“钢铁迁安”的崛起,无不如此。
经济的发展,无不打上时代的印痕。当科学发展成为未来的风标,迁安必然面临着一种新的抉择。
2007年4月,范绍慧任迁安市委书记。
一个月内,他带领市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考察了全市的矿山、钢铁企业,并深入到65个重点村进行调查研究。现实,促使他深刻地思考。
进入21世纪,国家宏观调控步步跟进,没有一日放松;北京奥运会举办进入倒计时,绿色、环保、人文等理念已深入人心;单纯依靠资源谋求发展的传统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迁安依旧没有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势———从思想上,盲目乐观、小富即安,惟资源论的惯性思维严重;从产业结构上,“一钢独大”的产业格局没有彻底改观。
在这种背景下,中共迁安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上,范绍慧代表市委提出了建设精品钢铁基地、打造山水园林中等城市的发展思路。
“反骄破满、负重奋进、再创辉煌”的声声呐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拐点时期”的理性判断,全面开启了迁安科学发展的大幕。
这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压力。其核心就是打破旧有的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的突破。
2007年4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唐山全面展开。结合学教活动,迁安干部群众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清醒的认识催生出果敢的行动,迁安依法取缔关闭非煤矿山179家、拆除200立方米高炉25座,提前一年半走在全国、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的前列,为产业的不断升级赢得了先机。
从“一钢独大”到“多柱擎天”,迁安形成了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危机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拆。是为了建,这种建,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迁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精品钢铁业为立市产业、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思路,努力打造“三足鼎立”的新型产业格局。
2008年9月,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然而,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际金融危机由局部发端到席卷全球。
而在迁安,却在未雨绸缪、先行一步的良好基础上,开始了逆势而上的艰难搏击:
精品钢铁主导产业积极对接国家钢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着力解决迁安钢铁产业链条短、产品低端的问题。一方面,全力支持首钢迁钢基地建设,目前,投资规模327亿元首钢迁钢公司填平补齐和冷轧薄板项目进展顺利,将使首钢迁钢成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精品板材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长城钢铁集团发展,使之迅速成为民营钢铁业的“航母”。
现代装备制造业谋划实施九大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其中,河北省首家、投资5000万元的首钢机电公司海水淡化设备制造项目已于3月份竣工投产;引领迁安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龙头”、总投资15亿元的首钢矿业公司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海钺公司大型精品铸钢节能技改项目已竣工投产。
随着特色中等城市建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活跃,现代物流业必然加速成长为与精品钢铁基地建设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主导产业。中铁联合物流基地项目抓住国家鼓励支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全市大出大进产业发展的需要,瞄准建设北方“内陆无水港”的定位,年装卸能力超过1000万吨。
随着新的三大支柱产业的形成,迁安众多新兴产业在“危机”之年集中亮相,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9年1月,总投资3.5亿元的中铁物流项目开工;3月,河北首家海水淡化制造项目竣工投产,同月蓝亨啤酒项目竣工,生产出第一罐啤酒;5月,万嘉国际建材城开业,这里将建成冀东家居建材的集散地……
迁安市市长郭竞坤说:“2009年,迁安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01个,计划总投资930亿元,投资规模相当于‘十五’期间全部投资的1.2倍,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目前已开工169个,计划总投资624.96亿元。”
迁安的干部说:“我们不是出一口长气,而是惊出一身冷汗,没有当初壮士断腕的气魄,哪有现在的局面!”
的确。曾在淘汰落后产能中主动拆除了5座138立方米炼铁高炉的九江线材有限公司,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品无存货、无积压。今年上半年,已产生铁198万吨、钢坯189万吨、线材1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6亿元。
昔日的利益直接受损者,成为科学发展的最大收益者。
敢为人先、百挫不懈,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危机中,迁安的干部攥紧拳头,戮力同心,成为搏击风浪的中流砥柱
非常之势,需非常之举、非常之人。
虽然调整在先,但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造成了巨大冲击。迁安市委、市政府三天一分析、一周一调度,现场办公,一线决策。基层干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匆匆的脚步中,有了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他们悄然地收拢五指,攥起拳头。
全国最大、世界顶级工艺水平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是太平庄乡两年前利用现有焦化厂引进的循环经济项目。但是,国家、省限批,金融危机影响,股东意见不统一,加上基础条件落后,使项目四次面临“流产”危险。在重重困难中,太平庄乡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两上北京、六进省城,在签约之后的一个月拿下备案,半年之内跑完环评手续,终于使投资10多亿元的江苏华尔润集团的润安浮法玻璃生产线落户太平庄乡。接着,北方明晶玻璃、秦皇岛耀华公司新建浮法玻璃及太阳能电池基板生产线等项目纷纷向迁安集结,总投资近20亿元。
这仅仅是一个缩影。
在危机面前,面对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难得机遇,发改局、重点项目办、行政审批中心、国土局、工促局等单位,打破常规、联合办公、昼夜奋战,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在短时间内包装了158个重点项目,全部列入了唐山市申报项目盘子,为全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部成为应对危机、创造辉煌的中流砥柱。于是,迁安市委坚持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识别干部,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成效衡量干部。同时,着眼于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探索建立了乡科级干部公开招聘、镇乡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差额选拔、乡科级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等工作机制。在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全市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白加黑、五加二”“一日不为、寝食难安”,形成了重点工作分包、立体式捆绑责任制、公开承诺制、问责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从而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这正是困境中的希望之所在。
短评
预则立,不预则废
读罢这篇通讯,不由得使人想起我国古代先贤说过的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比如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经济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但为什么有的影响就大一些,有的影响就小一些。应对危机,“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一方面,“危中有机、化危为机”是又一方面。前者锐气可嘉,但少了一种“谋”,在规律面前,往往仅有勇是不够的;后者多了一些辩证,但仍有被动应付之嫌:群雄并起、狭路相逢,即使有机可寻,仍不免代价过高、成本太大。因此,“预”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迁安市的“先走一步”,就是把抽象的“预”变得具象化———在危机到来之前,他们就未雨绸缪,进行计划和准备,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增加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从而增强了抗击打能力,减少了危机中的损失,并为“化危为机”赢得了先机、奠定了基础。
做到“立”而不“废”,“预”是前提、基础和条件。这就要求必须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而洞察力源自对宏观形势的冷静分析、认识和判断。对每一个领导者来说,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市先前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告诫和要求领导干部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种能力和水平就包含着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它要求不断地在实践中(包括失败的教训中)探索、积累、总结和升华。
有了“预”,还要善于把握和实施。有时,最终完成对宏观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就是要调整已有的思想观念,甚至要否定自己。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就要拿出一定的胆识和魄力。尤其要站在党性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放下包袱,以高昂的斗志,去披荆斩棘、闯关夺隘,开创出辉煌的业绩。
编辑: 周东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