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创新机制 完善体系 努力探索科学发展观新内涵——迁安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真正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我市紧紧围绕“开放创新,富民强市”总战略,围绕“把迁安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市、建成人民群众幸福家园”总目标,广泛开展了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立了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构建了科学发展示范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到2008年底,全市8个镇乡、30个村、25个机关、30家企业、3个社区、4所学校、4个医院、4000户家庭在全市科学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使一系列科学发展理念落实了实践载体,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的许多难题相继破解,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找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塑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亮点。
高标准编制科学发展规划,全市形成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规划体系。为科学规划全市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工作,我市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研究编制了《迁安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规划》,是全国县(市)级层面的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成为唐山市各县区编制科学发展规划的样本,以及外地来迁学习考察的样本资料。聘请省级及以上科研机构相继完成了19个镇乡、84个机关、509个村、186家企业、10个社区的科学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用规划指导各层面的科学发展实践。
建立科学发展的考评机制,在全国县(市)级首家推出了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科学发展示范工作,我市在全国县(市)级首家研究制定了镇乡、机关、企业、村、园区、社区、学校、医院、家庭9个层面科学发展示范单位的创建标准及评价指标,为开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单位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和标准。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创建标准及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标准与个性标准两类。共性标准适合于本层面的所有单位,个性标准则根据各类型单位的性质、特点、发展水平等差异,分别设置不同的指标或不同的权重,积极探索,全面展开。
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全市构建起9个层面的科学发展示范体系。根据《迁安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规划》要求,遵循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我市选择了5种类型的8个镇乡、7种类型的25个市直单位、6种类型的30个村、9种类型的30家企业、3个社区、1个园区、4所学校、4个医院、4000户家庭作为2008年度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重点。通过开展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8个镇乡在治污减排、农村住宅改造、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指标上均取得较大突破;30个示范村全部完成了村民中心、饮水安全工程等指标,在推广太阳能、吊炕、沼气、博士灶等指标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25个机关在依法行政、政务办理公开化等指标上有明显突破;290家企业为职工上了养老保险,160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30家示范企业中有27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和职工文体活动场所;3个社区在社区文化活动、便民服务、医疗服务等指标上进展喜人,社区管理日趋规范;4000户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建家能力明显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有力推动全村、全镇乡的科学发展。
为使全市各类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及评价指标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经与中国社科院专家沟通,我市对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及评价指标进行了动态调整。出台了《2009年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市直部门、镇乡工作责任一览表》,做到了目标具体,落实责任到位。目前,全市9个层面的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正在按照要求稳步推进。(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