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发挥合作社优势 打造蔬菜种植品牌

迁安市发挥合作社优势 打造蔬菜种植品牌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6:45 1964阅读

    杨各庄镇阎官屯村共有105户,340口人,耕地516亩。几年来我们以增加村民收入为己任,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思路,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打造蔬菜专业村为目标,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积极宣传、广泛发动,明确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22”富民工程对我们这个传统的蔬菜种植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认真学习、反复讨论,我们确定了发展蔬菜种植业,打造特色蔬菜品牌,建成蔬菜种植生产专业村这一思路。随后,我们重点在提高群众对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积极性上狠下功夫,分片包户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算好蔬菜种植的经济账。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许多村民主动参与到蔬菜种植中来。

    示范引导,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蔬菜专业村建设。按照镇三大产业园区规划要求,2007年我们专门协调了100亩耕地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针对多数村民有思想顾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逐户做思想工作,并从乐亭聘请了2位蔬菜种植能人,现身讲解,示范种植。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经村两委班子研究,我们决定先由村干部带头建棚,示范引领。我自己一个人就建了7个大棚,不到10天时间,包括妇女主任在内的4名两委干部就建了12个棚。我们的行动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群众的建棚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虽然当时已经入冬,土地上冻,建棚难度和成本增加,但是全村群众的建棚热情并没有因为气候变冷而降低,反而更加高涨,许多群众顶着大雪仍在搞冷棚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冬季,我村从事大棚生产的就将近100户,棚菜面积160多亩,新建蔬菜大棚79个,其中暖棚29个,冷棚50个,村民的收入也从原来的1000多元提高到4000多元。2008年,我村蔬菜种植面积实现了全覆盖。

    顺应形势,创办合作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蔬菜产量也随之增长。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农民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蔬菜的销路成了村民面临的首要难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先是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联系客商,又组织村两委干部到昌黎、乐亭等地参观学习,了解先进地区蔬菜生产和销售情况。通过走访调查,我发现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条好路子。合作社既能解决菜农在生产上的各种难题,又能为他们提供销售信息和服务。于是我立刻召开了两委班子会,认真讨论建立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有关事宜。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我村率先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贺春绿色蔬菜种植合作社。随后按照“民办、民管、民治”的原则,我们健全了合作社的社员会议、理事会议、监事会议等“三会”制度和社员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民主管理制度。为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我们把聘请专家举办培训班和实地指导作为合作社的主要工作内容,坚持开展培训,提高村民的种植技能。同时,为提高党支部的服务水平,我们又在蔬菜专业合作社中成立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优势,发挥合作社中的党员骨干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好各项工作。

    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党支部优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增强果菜的竞争力,不断加快我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进程。(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