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三年大变样”变的究竟是啥

“三年大变样”变的究竟是啥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6:37 2152阅读

“三年大变样”变的究竟是啥
□ 宋金华
2008年,我省提出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部署,是有其战略选择背景和深层思考的。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的城市长大了,变美了,经济日益繁荣,群众的舒适度更高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变样,我们变出了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新思路,找到了理清构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路径。
当我省人均GDP处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际时,面临着巨大的转折压力,经济社会出现“三大变化”。一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将会快速发展,但同时我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在加速;二是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将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耐用消费、住行及文化娱乐需求将代替吃穿并成为消费结构的主体;三是社会结构重大调整。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一国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而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不断扩大中产阶层的数量,特别是城市中产阶层,也只有他们的数量扩大了,其消费才能上去,城市才有活力,发展才能持久,社会才能稳定。
面对我省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城市特色不鲜明,结构不合理,功能不配套等诸多困境。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三大变化”,做出何种战略构想和突围路径迫切需要我们做出科学抉择。此时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破茧而出,正是我们的应时之举和破解之道,其基本思路就是要坚持“抓大带小、以城带乡”,即优先发展大城市,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只有大、中、小城市比例协调了,才能实现资源的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和效益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才、聚集要素、聚集产业、聚集财富,最终优化并激活生产力,从而进一步减少农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等值化发展。
确立以上城市化发展战略必然意味着城市要扩容、空间要拓展,就必然牵涉到城市的产业转型,也就必然要求对城市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城市发展从产业结构来说,会逐步从一产、二产向三产转变,而在如此产业升级过程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在产业分工细化基础上形成专业化、网络化、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这就是产业聚集。而在产业聚集之中,产业链条越长,产业的投资和再投资的空间就越大,产业的聚集度就会越高,产业体系就越紧凑、就越稳固、就越高级、其协调性就越强、联动性就越大。那么,产业聚集依赖什么进行成长呢?主要有两个因素: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二要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公共设施。所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带来的是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带来的是发展环境的优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是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的提升,带来的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编辑: 宋金华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