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路南延意义深远
燕山大路南延意义深远
□ 宋金华
6月8日,我市对燕山大路南延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市委主要领导对其线路走向、关键节点及重要意义作了重点强调。燕山大路南延是我市融入两环经济圈的大动脉、是实现区港联动的连接线和助推城市集约发展的动力轴,在新形势下其意义更加深远。
燕山大路南延具备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拉动经济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就是建设公路,其每亿元投入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800个、间接就业岗位2100个,每公里建设需钢材500至1500吨,水泥4000至12000吨,沥青平均1900吨,可直接带动建材产业、建筑机械、燃油及人工的使用,实现在经济链上的乘数扩张。此时我市推出此项工程恰恰能与中央4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准确对接,并能争取到省和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从而实现完善路网与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双赢。
燕山大路南延是适应我市生产力布局优化的需要。我市生产力布局集中表现为资源就近型、城区分散型和沿路靠边型三种模式。当伴随着资源开采难度的加大、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单个企业要素成本的增加、同时面临着“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严峻考验,再加之城区功能的转型、城市空间的扩展,需要我市在生产力布局上向南、向沿海推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之中,燕山大路南延工程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交通先行的这一历史重任。
燕山大路南延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冀东城市群的崛起,京、津、唐、秦、承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冀东经济区的起步,迫切需要我市有所作为。实践经验证明,经济的一体化首先必须要实现交通的一体化,只有具备发达的半小时或一小时路网体系,才能把城市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区(经济园区)港(唐山港、曹妃甸港)联动,助推城市群的崛起,燕山大路南延工程恰恰体现了这一时代特色。
燕山大路南延是拓展城市空间的动力轴。我市的中等城市远景规划中提出,河东区向东扩展,河西区向南延伸,城市将向南跨越滦河,在京沈高速公路与京秦铁路之间沿平青大公路,建设“南区”。 燕山大路南延正好把这河东片区与河南片区有机的贯通起来,带动起来,有利于加速实现中心城市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燕山大路南延正是打基础、求跨越,着眼长远的惠及子孙万代的实事工程、德政工程。
燕山大路南延是提升我市对外开放度的需要。一个城市的开放度内在体现为该地干部群众观念的更新程度,外在表现为该市信息系统的发达与完善,直接表现为资金流、信息流的大进大出,而最现实表现为人流和物流的迅捷便利。在我市航空运输和轨道交通缺位的现实情况下,惟有发展高等级的公路运输方能弥补此缺陷。燕山大路南延正好与国道、省道、京沈高速路及津秦客运专线滦河站相通相连,将有利地提升我市的对外开放度。
编辑: 宋金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