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抬杠”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别具特色的迁安民间舞蹈“抬杠”(冀东一带民间俗称抬杆),近日获准正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杠是表演者在一个特制的、由人抬着行进的长二丈、宽一丈的“井”字架上舞蹈,每个角色的上方罩着一顶华贵的罗形伞,唢呐声起,角色们翩翩起舞,远远望去有飘然若仙之感。抬杠是满族进入中原以后兴起的。至今迁安建昌营镇每年农历正月十八传统的娘娘庙会上,抬杠仍是最惹人追捧的民间表演艺术。
表演抬杠节目的多是3至5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她们被固定在由各组造型引出的铁棍上,给人以惊险、奇巧、优美的感觉,当抬杠由人抬起、随唢呐声颤悠悠行进时,扮演角色的几个小姑娘边扭边逗,妙趣横生。
“文革”时,抬杠被作为“四旧”遭到横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抬杠这一民间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建昌营镇太平村舞蹈队于1988年、1991年先后被邀参加在唐山市举办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1994年又参加了唐山市文艺汇演,2006年还参加迁安撤县设市10周年庆典。目前,抬杠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获唐山市有关部门批准。(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