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情系灾区 心系灾民——记2009年优秀护士戴小强

情系灾区 心系灾民——记2009年优秀护士戴小强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5:15 2048阅读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本应是护理工作者欢聚一堂的时刻,然而2008年的那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特大地震使数万人的生命瞬间消失,美丽富饶的巴蜀大地瞬间变为废墟。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伸出救援之手,医疗救助更是首当其冲。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更让市人民医院护士戴小强热血沸腾。作为一名护士,他随时想奔赴抗震救灾的前沿,为灾区奉献青春和热血。

    机会终于来到了,2008年6月25日,我市将派遣第一支卫生防疫救援队,紧急奔赴四川灾区。戴小强在第一时间报名并获领导批准。26日晚,冒着大雨,戴小强连同10名同事,奔上了漫漫征程。

    不畏艰苦   感动灾民

    6月28日,戴小强一行11人到达了震区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这里是灾情最重的镇乡之一。一路上山高路险,随处可见塌方被阻路面,随处可见滑坡和落石,到处烟尘弥漫,满目疮痍,让人的心情为之沉重震撼!到达驻地以后才体验到条件比想象的更艰苦。由于没有活动板房,他们吃住在帐篷里,白天闷热,晚上潮湿,水土不服,没水洗澡,蚊虫叮咬,饮食不习惯,种种困难在考验着他们。当得知南坝镇何家坝医疗防疫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疫情随时出现时,戴小强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和另外2名队员步行10余里,到达目的地开展防疫诊疗工作,由于山高路远,每次都要步行10余里。忙碌一天,还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常常让他头昏眼花。

    何家坝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此时身心疲惫的戴小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工作期间,他和当地百姓融为一体,在何家坝奋战半个月后,由于工作需要返回驻地工作。临行前,灾区群众自发集结到漫水桥边含泪送行,一位老大爷特地从20公里外赶来,气喘吁吁地将一篮李子和苹果塞到戴小强手中:“你们从几千里之外来四川支援我们,还走这么远的山路送医送药,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你们!”这种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今日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让戴小强无比感动,所有的苦和累都消失了,只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送医送药   情暖灾区

    7月19日,戴小强到南坝镇的重灾区石坎片区村庄巡诊。由于地震和堰塞湖分流损毁,20余公里的交通线被阻断。他们只能靠步行到片区。进山的道路崎岖不平,没有一条是柏油路面或水泥路面。左侧是随时有塌方危险的山体,右侧是几百米的深渊,随处可见山体滑坡留下的痕迹。他们只能沿羊肠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行,但还必须保护好随身携带的药品,艰难地行走了大约2个小时的山路终于到达石坎片区。为尽快给灾民诊病医病和把药品送到灾民手中,戴小强不顾身体疲惫,更不介意全身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到村后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诊疗工作,短短的2个小时他们就诊治了90多位病人,当得知有一位70岁的老大爷因感冒已经卧床近4天,戴小强马上到老大爷住的帐篷耐心地为他进行了诊治。老大爷的家人执意要留他们在家吃饭,被他婉言谢绝了。临行时,老大爷家人拉着戴小强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河北唐山的医疗队!

    当谈起那段救援之事,戴小强依然充满着激情。他说:“那次救援活动,历练了我的镇定、勇敢,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此行虽然历尽千难万险,饱受千辛万苦,但却很有意义,它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